枣阳:一线监督 护航农村人居环境治理
如今,走进枣阳市兴隆镇汉孟街,街道干净整洁,垃圾有序投放、集中装箱清运,道路两旁再也看不到随意丢弃的垃圾。这一切,都还要从几个月前说起。
去年8月,兴隆镇纪委在该镇杨楼社区开展下沉接访时,偶然了解到有居民反映垃圾箱过少的问题,在进一步了解下,发现很多居民都有类似的困扰。
“我家住在省道旁,但是街道上最近的垃圾箱在省道公路对面,如果不翻过公路护栏,就只能绕行十几分钟才能把垃圾丢进箱中。”
“因为附近没有垃圾箱,有些人会把垃圾丢在路口,久而久之,那个地方就变成了一个‘固定’的垃圾堆……”
随后,镇纪委干部来到该镇住建分局了解居民垃圾投放困难的原因。“之前也考虑过增设一些垃圾箱,但是因为夏天垃圾气味较大,很多居民都不希望垃圾箱放在自己家门口,所以只能把垃圾箱放在一些比较偏僻的位置,有些居民觉得距离太远,就会把垃圾顺手堆放在路边,等待环卫工人清理。”该镇住建分局党支部书记耿吉兵说道。
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绝非小事。为了让居民获得更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兴隆镇纪委迅速联合镇住建分局、社区干部,三方一同前往各街区进行现场勘查,向居民了解情况,并对照现有垃圾箱分布位置,查找街道垃圾箱在空间布局方面的“盲点”,通过反复论证比较,与居民代表进行沟通,最终选定8处与居住区距离合适、便于垃圾清运的地点增设了垃圾桶。同时,在镇纪委的持续监督推动下,该镇住建分局对垃圾清运、环卫设施布局等配套工作进行了优化,尽可能降低垃圾异味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现在不仅丢垃圾方便多了,而且每天都有垃圾车定时来转运垃圾,路边干净了,散步的时候都觉得心情变好了。”面对镇纪委工作人员的回访,杨楼社区居民高兴地聊起近期的变化。
“垃圾箱数量不足”很可能只是影响居住环境的原因之一,该镇纪委由点及面、靠前监督,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在全镇范围开展排查,针对发现的保洁队伍人员不足、垃圾转运不及时、异味严重等问题,采取“定人、定点、定时”的方式,科学系统制定整改方案。截至目前,该镇已组建起一支350余人的保洁队伍,配置了530个垃圾桶、430辆垃圾清运板车、437个钩臂式垃圾中转箱、8辆垃圾转运车、2辆垃圾压缩转运车辆以及1处垃圾转运站,覆盖全镇34个村(社区),确保了群众生活垃圾能够日产日清。(杨宇 程骅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