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湖之声|让基层轻装奋进
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石。为基层减负,让基层轻装奋进,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省纪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巩固为基层减负成果,这是省纪委监委连续第四年部署基层减负工作,充分彰显了省委、省纪委对这一问题一抓到底的坚定决心。
三年多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出实招硬招,着力破解“文山会海”“责任甩锅”“过度留痕”等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有效为基层干部松绑减压,释放更多活力。大批基层干部从杂七杂八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干事创业、为民服务上,基层工作状态焕然一新。
但是也要看到,基层负担过重之弊非一日之寒,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有的地方红头文件少了,白头材料却多了;会议数量少了,内容却多了;纸质材料少了,“指尖通知”却多了;检查考核少了,调研督导却多了。这些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的现象使减负效果大打折扣,让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备感苦恼。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基层负担难以彻底减下去,根本原因是积弊甚深、顽固复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作祟。要巩固为基层减负成果,让基层轻装前进,上级机关和基层单位、领导干部和普通干部、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要一体发力、综合施策,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持续减少、整治、抵制各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巩固为基层减负成果,关键要从领导干部和上级机关抓起。下之所以为,惟上是视。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带头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主观主义、功利主义,实现以上率下、层层带动,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火墙”,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挡在墙外,从源头上为基层减轻负担。上级机关要改进工作作风,多了解基层情况,少些“放卫星式”的蓝图和变脸式的概念创新,避免对基层瞎指挥;多体谅基层困难,对基层困惑提具体指导意见,不搞坐而论道的指指点点;多倾听基层声音,在工作现场、乡语口碑中掌握工作、了解干部,祛除“书面留痕迹”“纸堆里考核”的怪癖,让不务虚功、真抓实干的干部脱颖而出。多关爱基层干部,做到人格上尊重、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让基层干部能感受到温暖和理解,始终充满激情。
巩固为基层减负成果,纪检监察机关责无旁贷。要加大日常监督力度,用好问责“利器”,督促各级党组织进一步落实基层减负要求,推动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作出表率,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没有市场,无法立足。坚决纠治乱加码、乱作为的行为,防止基层负担反弹回潮;坚决反对“开口要材料、闭口要报告”的现象,防止不良习气、不严不实作风滋长蔓延;坚决完善发现新动向、新问题的立体网络,防止基层负担隐形增长。同时,对基层干部的问题,不能一棍子打死,要实事求是、精准问责,做到错责相当,宽严有度;对基层工作的失误,要完善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正确把握、公正处理,保护好基层干部的积极性。
基层要轻装前进,自身也要拒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远离无意义的内卷,不在花架子、装样子、铺摊子上动脑筋,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主责主业,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对上级的部署要有自我加压的精神,但也要防止“表态唯恐不快、口号唯恐不响、措施唯恐不多”等脱离实际的现象。加强工作统筹,面对纷繁复杂的、千头万绪的工作和不同群体的不同诉求,不搞“一刀切”“一锅煮”,分清轻重缓急,做到急事先办、特事特办、大事精办,确保各项工作都能圆满完成。(陈继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