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 正文

【作风建设奋进年】工作简报(三)

发布时间:2022-04-06 11:27:02 |  来源: |  点击量:

熊集镇:三措并举开启“奋进年”新征程

今年以来,熊集镇把作风建设作为锤炼担当、拓展本领、提升业绩的“助推器”,以作风建设“奋进年”活动为契机,定目标、常晾晒、求实效,全面凝聚全镇上下干事创业、争先创优强大力量,跑好全年“第一棒”,奋力开启新征程。

一、定目标,明确奋进方向。一是定方向性目标。围绕打造“特色农业强镇、旅游度假小镇、绿色生态大镇”的奋进目标,向着打造区域性特色城镇目标奋进,向着进位冲刺全市名列前茅乡镇目标奋进,向着首战必胜、全年精彩的目标奋进。二是定量化性目标。立足全镇实际,落实量化奋进目标,力争新引进5000万以上招商项目1个,新增项目政策资金500万元以上,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申报1个,建设“四好”公路20公里以上。三是定人才培养目标。注重人才培养,坚持一线培养锻造和选拔干部,敢于给位置、压担子、传经验,以岗淬志,立岗提能,借岗拓径,凭岗争优,不断培养敢干、善干、巧干新兵。

二、常晾晒,开展比学赶超。一是坚持集中公开晒“标”。组织动员各地各单位围绕各自实际,制定不少于3条的奋进目标清单,落实具体奋进目标、工作措施和完成时限,由镇作风办牵头,进行集中晾晒,营造比学赶超、奋进担当的浓厚氛围。二是坚持集中评比晒“效”。开展集中评比,坚持每季度开展不少于1次的集中评比,看进度、评进度,晒典型、推典型,通过比比、晒晒,查不足,找短板,寻问题,借典促改,以改促效。三是坚持集中考核晒“绩”。每年年终,按照季度评比各占25%的权重进行加权考核,纳入年终考核内容之一,并作为评先评优的主要依据,以考促比,以考促赶,做到比学在平时,赶超在平时。

三、强推动,实现质效双升。一是坚持在优化机制中提效。建立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重点项目(企业)制度,定期收集企业面临的新问题、新诉求、新困难,通过分类交办、限时办结、跟踪反馈,及时回应企业诉求、解决企业困难。二是坚持在督查督办中提效。制定《熊集镇督查督办工作制度(试行)》,建立审批、督办、承办、反馈、催办和归档等督办程序,构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督办催办工作机制,确保事有人督、督有人办、办有结果。三是坚持在便民利民中提效。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双报到”“开门”接访、办好“热线”等形式,化解一批长期积累的信访案件,消除一批不稳定因素,搭建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襄阳市生态环境局枣阳分局:主动作为实干担当绘就生态枣阳建设新画卷

2022年,襄阳市生态环境局枣阳分局以开展作风建设“奋进年”与“以思想破冰引领百强再进位”大讨论活动为契机,按照市委提出的“打造六个强市”要求,将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多措并举,开拓创新,助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高效推进。

一是提高认识抓创建。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目标,主动作为,勇挑重担,把思想聚焦在创建上,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创建中。提请市委市政府高标准召开了2022年枣阳市生态保护工作暨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动员会,襄阳市委常委、枣阳市委书记孟艳清作动员讲话,在全市迅速掀起创建高潮。在局党组中心组学习中,多次学习讨论省、市关于创建工作的文件通知,局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强力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落细,落地见效。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忠诚履行好枣阳生态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

二是突出重点抓创建。认真学习创建成功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对标一流学先进,严格对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测评指标,一项一项抓好落实,让每一项创建指标都达到应有的最高标准。对已基本达标的28项创建指标,持续加力,巩固提高工作标准;对于还有较大差距7项指标,强化措施,加快补齐短板弱项,迅速整改达标;对新增的指标,迅速分析研判,分解下达。同时大力推进生态制度、生态经济、生态安全、生态文化建设,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生态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让创建工作真正便民、利民、惠民。

三是协同配合抓创建。该局作为创建牵头单位,统筹抓好创建工作。每月召开全市环委会生态环境重点工作推进会,列出具体工作任务表,明确措施、细化任务、责任到人,确保全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向善。成立创建工作小组,印发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定期组织相关单位召开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工作推进会,对创建工作进行分析研判,任务分解。同时,委托市融媒体中心、移动公司等通过微信公众号、云上枣阳、公益短信等方式大力开展生态创建宣传活动,定期开展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志愿活动,营造人人关心创建、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

市行政审批局:作风奋进无止境改革服务无终点

全市作风建设“奋进年”活动开展以来,市行政审批局党组高度重视、认真谋划、及时落实,坚持以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持续深化“放管服”、行政审批制度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围绕便企利民,以快办、善办、实办、特办解决群众急办、要办、想办、难办之事,不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办事流程规范化、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化。

一是聚焦集成便民,深化简政放权。以新“市民之家”建设为契机,系统梳理政务服务高频事项和进驻需求,按照“成熟一批,纳入一批”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有序推进“一门办”“一窗办”。二是强化互联互通,做好协同联动。聚焦企业群众办事中的高频事项,落实“电子证照”实时录入更新和共享应用制度。优化审批流程、整合事项材料、压缩办理时限,打破部门间的壁垒,实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限时办结,有力推进“一网办”“高效办”。三是简化办事流程,优化审批效能。着力推行领照即开业、交地即开工、交房即交证“三即”承诺制等我市特色政务服务。在确定首批“一业一证”六大行业的基础上,再延伸覆盖19个行业,实现“数据多跑、流程快跑、群众不跑”。政府投资项目从申报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时间压缩至80个工作日以内,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压缩至60个工作日以内,服务市场主体和企业“创新办”“并联办”。四是及时总结反馈,提高服务能力。针对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反馈的问题,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市政府分管领导和市纪委派出第二纪检组组长出席指导点评。通过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找准问题,剖析根源,明确了“敢于牵头抓总、勇于解放思想、善于归纳总结”的整改方向,细化了“跟踪问效、作风务实、履责担当”的整改措施,不断提高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