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为千余名市管干部打造“廉政身份证”
“市场监管全系统庞大,要保证副科级(含保留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全部纳入领导干部廉政档案范畴,统一建档立卡。廉政档案要实行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双档案’管理,并逐步建立数字化档案,达到廉政档案管理规范化。”近日,枣阳市纪委监委派出第二纪检监察组组长张文强在指导该市市场监管局廉政档案管理工作时说道。
“一次违纪违规行为,哪怕是接受一次批评教育,都要写入个人廉政档案。我们主动到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审计局等部门摸清系统内50名副科级干部‘廉情’底数,及时收集整理归档。”该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道。
为进一步加强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准确、及时、全面地了解掌握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违规违纪等情况,为打造“清廉枣阳”打下坚实基础,该市纪委监委结合实际,紧扣党风廉政情况,聚焦重点群体,建立领导干部“廉政身份证”。
为了全面掌握“廉情”精准“画像”,该市纪委监委围绕个人有关事项受到处理情况、移交的问题线索和处置情况、党风廉政意见回复等重点模块,收集干部任免情况、人事档案情况、信访举报情况、谈心谈话情况、立案及处分情况、问责情况、民主生活会召开情况等22个方面的内容,建立纸质和电子廉政档案信息库,真正做到信息全面、“画像”精准。同时,通过复核、抽查、验收等方式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到位;对于在个人廉政信息中弄虚作假的,绝不姑息手软,坚持以“零容忍”态度严肃追责问责。
建立健全廉政档案是基础,用好用活才是关键。该市纪委监委紧盯“关键少数”,聚焦“八小时以外”,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警示提醒。严把党风廉政意见回复意见关,把有“伤”带“病”的坚决挡在门外。同时,充分发挥好其“助力棒”作用,利用廉政档案资源,及时掌握廉政风险点,缩小调查范围,提高了工作效率,让办案人员足不出户就能胸有成竹,还有效降低了外围调查可能造成的跑风漏气风险。
截至目前,枣阳市为1129名市管干部逐人逐件建立廉政档案,全面摸清了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家底”。(郭荔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