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用好“大数据”利器 开展惠民政策落实监督检查
“因工作不细致而造成不良影响,我很愧疚。今后我一定学习运用有效的动态管理方法精准普查、精准核对,确保各种惠民津补贴不漏发、不错发、不超发、不拖欠、不克扣......”近日,在枣阳市平林镇民政办纪律处分决定宣布会上,民政办干部杜某某现场表态道。
此前,杜某某因审核把关走形式,造成该镇多名“死亡一年以上大中小水库后期移民”违规领取补贴资金,被平林镇纪委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为推动惠民政策落实到位、民生资金精准发放,今年,枣阳市纪委监委运用“扶贫和民生领域政策落实监察系统”(以下简称“大数据”)开展监督检查,通过对系统比对出来的2245条扶贫和民生领域问题线索进行一一核查,查实该市民政、水利、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仍在违规给多名“死亡一年以上高龄津贴对象、原迁移民直补对象及军人优抚对象”发放补贴资金。
枣阳市“大数据”监督执纪问责组收到问题线索后,立即制定《关于对大数据查实问题线索进行追责问责方案》,按照问题线索所在的部门、单位进行分类,通过线索移交、发函督办的方式督促各级纪检监察组织针对问题线索进行调查处理,并要求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追责问责。据悉,截至目前,枣阳市针对大数据查实的问题线索,给予党纪处分及组织处理25人。
枣阳市纪委监委还深入剖析造成违规发放补贴的原因,深挖背后存在的贪污挪用、优亲厚友等违纪违法问题,对相关部门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要求该市民政、水利、退役军人事务管理等部门及时与人社、卫健、公安等部门之间建立数据比对机制,并督促乡镇定期报送死亡人员信息,严防此类问题再次出现。
“对特殊群体动态管理工作缺乏工作责任心,作风漂浮,搞形式主义,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必须坚决予以整治。我们将常态化运用‘大数据’手段,对全市民生、扶贫领域项目准确定位、动态监控,确保国家惠民补贴落实到位。”枣阳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