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落实监督责任 看好农村集体“钱袋子”
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是各级党组织沉甸甸的重大政治责任。今年以来,枣阳市各级纪检监察组织从农村“三资”清理破题,坚决破除“三资”监管中的痛点难点,让扶贫的“钱袋子”紧起来,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以有力监督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1年10月,枣阳市吴店镇大堰角村违反“四议两公开”规定,未按程序公开发包村集体资源;2015年3月,大堰角村以公益事业建设费的名义向建房户违规乱收费,加重农户负担。大堰角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某某对此负有领导责任。2020年9月4日,陈某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这是枣阳市纪检监察组织紧盯农村“三资”管理查处的一起典型案件。
枣阳市纪委监委联合财政、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扶贫领域资金管理使用大检查、农村集体“三资”和村级财务大清查、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大起底”,力促线索摸排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同时,加大对农村低保、危房改造、扶贫专项资金等典型问题线索的督办力度,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再查再纠,对疑难复杂问题直接查办。枣阳市委巡察机构把农村集体“三资”清理监管工作作为脱贫攻坚专项巡察的重点,聚焦关键环节、突出领域、贫困村开展“点穴式”巡察。“太平镇某村党支部副书记、农经站长刘某某以土地确权专班经费的名义暂借资金,并以白条入账等问题,就是脱贫攻坚巡察中被发现的。”案件承办人介绍。最终,太平镇纪委对刘某某给予诫勉谈话处理。
该市还积极督促各村(社区)对清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查找漏洞,建章立制,做到源头防控。对清理工作部署推动不力,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等典型问题,坚决予以严肃追责问责。
此项工作开展以来,枣阳市18个镇(办、区)556个村(社区)累计清理清查农村集体资金2.48亿元,集体资产17.61亿元,集体资源352.86万亩,审查修订规范合同1.17万份,清收各类承包费用,增加集体收入1137.9万元。发现问题186个,整改问题186个,追责问责2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