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精准排查纪检系统廉政风险点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49项
“在开展监督检查中,存在业务水平不高,存在工作程序不规范,监督不到位等风险……”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由于人情关系网,可能存在‘跑风漏气’,办人情案的风险……”
“作为信访干部,我的岗位可能存在私自扣压、处理和存放信访举报材料以及向当事人泄露信访内容等风险......”
为认真落实纪检监察系统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扎牢扎实权力“笼子”,日前,枣阳市纪委监委组织全体纪检监察干部逐一梳理、自查自纠所在岗位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
近期来,该市纪委监委组织委机关部室、派出机构及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结合岗位实际,从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等方面认真查找所在岗位可能引发的廉政风险点,紧紧围绕信访受理、线索管理、执纪审查、案件审理、巡察监督、干部选拔等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从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排查可能引发的廉政风险。针对排查出来的廉政风险点进行风险评估,明确监管权限,制定防控措施,共查找出廉政风险点263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机关采购管理办法》《机关保密工作制度》《干部管理、选任、推荐制度》等机关管理和工作业务制度49项,做到从源头上深入整改,从制度上不断完善,实现解决一个问题,堵塞一批漏洞,完善一套制度,切实提高整改实效。
枣阳市纪委监委机关党委还结合支部主题党日,组织召开以“对照找差距、攻坚抓落实”为主题的专题组织生活会。会上,各支部党员纷纷围绕岗位实际,对标先进典型,谈廉政风险、谈努力方向,深入挖掘问题,深刻剖析原因,自我批评敢于亮短揭丑,相互批评不捕风捉影,见人见事见细节,达到“红脸、出汗、排毒、治病”的预期效果,实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
“纪检监察系统不是天然的保险箱,纪检干部没有天生的免疫力,只有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强化自我监督,才能有效防止‘灯下黑’。”该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