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 阳光暖新房
“按钮一点,就能做饭,窗明几净,房间里阳光特别好。”“小区健身器材、卫生室、小超市,样样俱全。”……近日,提起自己易地搬迁到镇上的新家,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沙地镇马口村西坑组的刘老汉逢人便夸。作为村里最早入住的易地搬迁贫困户,搬进了镇上统一建设的“阳光小区”,刘老汉难掩内心的喜悦。
刘大爷的高兴劲儿,让赣县区纪委监委干部郭童生想起刚来马口村的情景。三年前,郭童生作为区纪委监委扶贫工作队队长被派往马口村。马口村是省级重点贫困村,贫困户分散,脱贫任务重。到任第二天,郭童生就逐户走访,了解村情民风,为制定符合实际的脱贫规划做准备,没想到来到最偏远的马口村刘老汉家时,吃了个“闭门羹”。
“我家情况就这样,你来帮我脱贫?”第一次见郭童生,刘老汉一脸的不信任。原来,刘老汉全家6口人,老两口有慢性病不能干重活,主要在家带两个读书的孙子,儿媳得了乳腺癌刚做完手术,虽然大部分药费报销了,但还是欠了不少外债,儿子又在一次事故中伤残,不能外出打工,住房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土坯房,漏风又漏雨。
面对困难重重的一家子,郭童生暗暗下定决心:“要让他生活有盼头,打开心结,必须下足功夫,拿出可行的帮扶措施,摆脱困境。”自此,郭童生把刘老汉一家纳入自己的结对帮扶对象,三天两头往他家跑,帮忙干农活,打扫卫生,聊家常,帮助老汉一家申请了低保补助,还为他儿媳申请了一笔临时救助。生活总算有了着落,刘老汉脸上渐渐有了笑容。
刘老汉居住地偏僻,交通不便,地质灾害多,全家人仅靠几亩地的收入,很难摆脱贫穷。村里条件好的都搬到外面住了,易地搬迁政策对他这样的贫困户非常有利。郭童生动员他易地搬迁到圩镇居住,并跟他算了一笔账:搬迁每人可以补助2.2万元,6人就是13.2万元,自己不用出什么钱,就可以住进一套120多平方米的新房。孙子就学,老人看病都方便,楼下就是扶贫车间,适合他儿子就业,不出家门就能赚钱。
在郭童生的帮助下,刘老汉全家最终同意加入易地搬迁脱贫计划。去年12月底,刘老汉拿到了新房钥匙,高兴地给郭童生打电话:“明天我乔迁,您一定要来家里看一看。”
现在,刘老汉的儿子就在小区的扶贫车间上班,每月有四五千元收入,儿媳的身体也慢慢恢复,村里为她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每天刘老汉与小区的老人下棋娱乐,健身锻炼,生活充满阳光。用他自己的话说,日子越过越甜,笑声越来越多,幸福的生活才刚刚开始!(通讯员 彭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