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 正文

枣阳:聚焦“监督”首要职责 实现“四个监督”合拍合力合效

发布时间:2020-07-10 11:40:09 |  来源:襄阳纪检监察网 |  点击量:

      “关于市委巡察组反馈有关贫困户王某危房改造的问题线索,我组在初核中发现相关单位已整改,危房已加固,王某也已入住,建议给予相关责任人组织处理!”日前,枣阳市纪委监委一名派出纪检监察组组长正在向枣阳市纪委常委扩大会汇报巡察移送线索初核情况。

  “我们认为这样处理过轻,不能有效发挥震慑效果。如果巡察组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现在这个问题会得到有效解决吗?如果上级脱贫攻坚检查组发现同样的问题会怎么样?”移送该问题线索的枣阳市委巡察组组长立即表示异议。

  案件还在初核阶段,巡察组怎么对案件办理“指手画脚”?原来这正是枣阳市探索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与巡察监督相互贯通、深度融合的成果之一。

  今年以来,为适应监察体制改革要求,按照“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协作联动、深度融合”的原则,枣阳市创新市纪委监委执纪监督与市委巡察监督的协作机制,变“各自为战”为“协作联动”,让监督力量攥指成拳、形成合力。

  “通常情况下,每轮政治巡察后都会要求被巡察单位第一时间整改问题,甚至边巡边改,最终执纪审查部门调查时间与巡察组发现问题时间间有一定的时间差,而整改后现场的‘面目全非’,不仅可能导致巡察问责偏轻,更会严重影响政治巡察的效果。通过强化巡察组和审查调查组的沟通,更能实现精准问责了!”枣阳市委巡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避免出现以巡察整改代替问责处理的现象,切实以动真碰硬的手段推动整改落实,充分发挥巡察震慑、遏制、治本作用,枣阳市纪委监委商请发现违纪违法线索的市委各巡察组工作人员列席市纪委初核线索讨论会,征求巡察组成员对于案件初核工作处置意见,通过精准把握政策,区分不同情况,做到精准有效问责,从而督促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强化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某村一个投资50万元的农村饮水项目未上‘三资’管理账目,虽然在调查中发现这个项目属于财政直拨资金项目,但此类项目不上集体资产账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经和巡察组讨论,我们决定向财政、经管等部门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堵塞这个制度漏洞!”参会的一名派出纪检监察组负责人同相关巡察组沟通后表示。

  同时,枣阳市各派出纪检监察组对于交办的巡察问题线索,严格执行《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对所涉及的内容,逐项逐条进行调查核实,对于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巡察组同志一起分析原因,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要求相关单位强化责任意识和纪律规矩意识,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加强制度的执行力与生命力。

  “纪检监察机关要立足强化监督首责、监督专责,整合监督力量,强化工作统筹,创新执纪问责与巡察监督等协调机制,进一步拓展‘四个监督’贯通协调的路径、方法,着力构建职责清晰、衔接有序、贯通有力、运转高效的监督贯通协调体系。”枣阳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金国江表示。(涂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