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召开市委八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作风建设“攻坚年”暨决战决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动员大会
4月7日,市委八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作风建设“攻坚年”暨决战决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动员大会召开。会议强调,全市上下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开局就攻坚、起步就冲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咬定“攻坚”目标,拿出“攻坚”行动,壮大“攻坚”声势,奋力书写枣阳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会议书面听取市委常委会、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市人民政府党组、市政协党组2019年工作报告,市委常委会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报告;宣读了《关于2019年度镇局级领导班子实绩考核情况通报》 《关于2019年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突出贡献单位和个人的通报》 《关于2019年度全市各单位获省级以上荣誉情况的通报》;对2019年度镇局级领导班子实绩考核情况综合考评赛区第一名的单位、税收过千万的企业、招商引资先进单位、以商招商先进个人进行颁奖;宣读了《关于开展“攻坚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南城办事处、市场监管局、王城镇、财政局、啸创公司负责人作典型发言。市长武义泉对2020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市委书记孟艳清主持会议时指出,2019年是极不平凡、极不容易的一年,全市上下干出了“枣阳速度”,实现“一稳两进三通”。强壮了“枣阳气场”,全年新签约项目135个,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上市公司5个,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光武、汉城、万达、高铁“四大商圈”初具雏形,谋划了城市格局“新版图”;美丽乡村“两基”工程建设、“清洁家园”、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全市14个贫困村、12931名贫困人口冲出贫困线;圆满完成了1860户棚户区改造任务。展现了“枣阳担当”,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在招商引资、脱贫攻坚、信访维稳等工作一线担当作为、不懈奋斗,形成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孟艳清强调,疫情防控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在全市的共同努力下,枣阳战“疫”科学有序、精准高效,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交上了可圈可点的合格答卷。当前,全市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但“新增病例零增长”不等于“疫情零风险”,“交通管控解除”不等于“防控措施解除”。要把“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作为重中之重,保持对疫情的警惕性不降低、防控要求不降低,坚决守住社区、社会面干净的战果,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尽快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
孟艳清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年,也是作风建设“攻坚年”。全市上下要精准把握机遇,重整行装开启新征程。要在新的战略定位中把握机遇,担负应有的责任、干出应有的“样子”。要在新的政策利好中把握机遇,力争一系列利好政策产生的效应实现最大化。要在新的发展基础上把握机遇,用好加快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条件、全国百强的竞争优势、持续发力的项目优势、吸纳要素的集聚优势,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孟艳清强调,要牢牢把握重点,攻坚克难重塑新辉煌。坚持目标不变、指标不调、任务不减、标准不降,稳中求进打好转型发展升级战。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对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果断出手、精准施策,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蹄疾步稳打好改革创新主攻战,深化“放管服”改革,“放”得更充分,“管”得更有效,“服”得更到位。要汇集优势打好城乡统筹阵地战,高起点编制城乡规划,高品质完善城市功能。要补齐短板打好全面小康决胜战,坚决完成硬任务,确保如期完成482户1092名存量贫困人口脱贫退出任务,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确保已脱贫人口稳定增收不返贫。要铁腕整治打好生态环境保卫战。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继续做好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绿色发展“三篇文章”,积极争创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市。要筑牢底线打好重大风险阻击战,共建共享打好民生改善持久战,解决好群众身边具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得实惠,用真情暖民心。要狠抓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孟艳清要求,2020年是作风建设“攻坚年”。全市上下要重拳转变作风,实说实干展现新作为。要与时俱进提升政治能力、治理能力、专业能力。要持之以恒改进作风。带出好作风,树出好作风,干出好作风。要激扬正气担当作为,完善督办检查机制,规范问责查处机制,落实关爱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增强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
武义泉、郭泽林、段永建、金国江、黄俊、谢正旺、孙襄林、叶世权、张少卿、陈双林、邢红丽等市“四大家”领导和全体市委委员、市委候补委员出席会议。不是市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市“四大家”领导、市纪委委员、各镇(办、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和30家规模以上企业厂长(经理)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