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入一线察实情解难题 守住贫困户的“钱袋子”
“既可以在家门口挣到钱还能照顾家里,真好!原本我还在发愁受疫情影响没有收入,妻子住院治疗的费用怎么办?现在可解了燃眉之急啊!”近日,枣阳市杨垱镇余庄社区的龚海军收到采摘草莓的2300元工资时满脸笑意。
枣阳市一颗心种植专业合作社是杨垱镇扶贫产业,受疫情影响,该镇扶贫产业草莓滞销,镇纪委书记余天水了解情况后,发动纪检干部开展“以购代捐”形式开展消费扶贫活动,并协调沟通镇、村执勤点开通绿色通道,成熟的草莓当天就被订了800多斤,订单档期甚至排到4月,而和龚海军一样的三户贫困户都在这里挣到了年后的第一笔工资。
为了保障疫情期间农产品有销路,贫困户有收入,枣阳市纪委监委围绕扶贫产业项目复工复产开展精准监督,直接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副产品滞销状况、群众目前的生产生活情况。同时,督促农业农村、水利、林业等部门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督促融媒体中心在全市启动“战疫情•爱心助农”公益帮扶活动,每天发布涉贫农产品信息,帮助贫困户和带贫主体(合作社)对接销售。目前全市的15个镇(办、区)32个村83户贫困户和9家带贫合作社滞销的59.25万公斤扶贫产品,已销售47.44万公斤,销售金额460.1万元。
同时,为了精准帮扶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枣阳市纪委监委督促市扶贫办研究制定了2020年产业奖补政策,鼓励企业更多招用贫困地区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此外,还督促人社部门用好用活国家优惠政策,认真收集市内复工复产企业的用工需求,编制企业招聘岗位清单,为滞留在家影响复工的贫困务工人员,提供“点对点”就业推荐服务,还增设一批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受疫情影响没办法离开家乡、找不到工作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截至目前,枣阳市就地解决贫困就业人员达4677人,仅公益性岗位就安排贫困户1134人,人均月收入2700元左右,在增加贫困人员收入的同时助力贫困户脱贫摘帽。
“让贫困户‘钱袋子’鼓起来,才是硬道理。我们通过下沉到一线,加大对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督促各级各部门在抓好疫情防控同时,履行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对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消极应付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共同守好困难群众‘钱袋子’,努力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双战役’。”枣阳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郭荔玲 康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