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 正文

【纪检人风采】涂新玉:“大脚板”走一线 “小笔头”书担当 争做最美“逆行者”

发布时间:2020-03-23 18:44:47 |  来源:未知 |  点击量:
       作为市纪委监委宣传部干部,在全民居家的特殊时期,涂新玉始终冲锋在前,坚守岗位,用汗水和热忱诠释忠诚,成为战“疫”一线的“急先锋”。
接到命令,逆向而行返岗位
      “哥,娘突然高烧39.8度,还发抖,呕吐,我的体温也有37.5度,已经联系医院了,马上医生就到……”2月22日下午4点,正在办公室写稿的涂新玉突然接到老家堂弟的电话,他的脑子突然间一片空白,连续奋战近两个月里,他和父母联系次数屈指可数。
       会不会染上新冠肺炎?可是根据防控纪律和工作需要,他无法回到老家,于是只有强压心中的不安,一边让堂弟和母亲去医院检查,他一边继续自己还没写完的稿子。所幸,通过CT和核酸检测,他母亲排除了新冠肺炎的可能性,但依旧住院近一周,期间他只能多打几个电话问候。
图为涂新玉在办公室撰写宣传稿件
       他还记得大年初二那天……
      “新玉,准备下,我们一起下乡暗访督查!”涂新玉清楚地记得,当时他正在老家太平镇乡下,突然接到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金国江的电话。
       乡村道路已全部封闭,公交车也停运了,但涂新玉没有任何犹豫,稍作收拾后,便和父母匆匆告别,骑上摩托车抄小道在寒风中骑行30多公里赶回枣阳城区。而后每天早出晚归就是他的日常。
疫情当前,投入战场冲一线
      “老乡,你们怎么还聚在一起?疫情很严重,这样很危险!”一天,涂新玉在暗访督查中发现杨垱镇文体活动中心前的空地上有好几位群众坐在一起聊天,便急忙走上前劝阻。
      “我们都带着口罩,没得事。”老乡不以为然地说道。
      “仅仅带这口罩还不行,要少出门,不聚集,看你手里还拿着烟,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抽起来了……”涂新玉耐心地进行劝说,最终群众们心悦诚服地离开了。
       像这种的劝导,在他对杨垱、七方、鹿头、新市、刘升等十几个乡镇督导过程中已成为常态。
      “请大家不要相信‘张湾不让进村闹出人命’谣言,公安部门已经辟谣了,希望大家不要转载来源不明的视频……”在积极开展暗访督导的同时,涂新玉作为南城民营区社区第一网格志愿者,不仅积极参加社区“双报到”工作,还主动在所在的中央公园小区业主微信群里亮明“党员”身份,坚决与群里疫情造谣、传谣者做斗争,澄清事实,为小区居民答疑解惑,受到小区居民的好评。
字斟句酌,战“疫”故事书担当
      “为进一步压实疫情防控责任,确保各项防控措施不折不扣落到实处,2月13日,枣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金国江分别对乡镇发生新冠肺炎病例最高的吴店镇党委和城区街道发生病例最高的南城党工委领导班子进行集体约谈……”2月14日,涂新玉撰文《枣阳:五个“严惩不贷”拧紧疫情防控螺丝钉》,一经“廉洁枣阳”公众号发布,迅速达到2800+的点击量。
       在暗访督查过程中,他积极收集素材,撰写发生在群众身边有故事有温度的稿件,用群众看得懂的语言宣传疫情纪律,通过枣阳政务网和“廉洁枣阳”公众号向全市发布。
       为了报道市纪委监委抽调到该市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指挥部督查组的同事陈林疫情督查工作事迹,深夜还在微信上沟通,最终写出温情报道,被《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央纪委网站选用;为了报道陈勇“双报到”中帮助一位老太太卖菜的事迹,除了一次次向陈勇了解细节,他专门到事件发生地走访当事人,取得第一手资料,最终稿件被省纪委监委网站廉政要闻采用……
       在开展本市宣传工作的同时,他认真思索,反复挖掘身边纪检人履职故事,积极向上级媒体投稿,全力报道枣阳疫情防控工作,在各大媒体发出枣阳纪检人的声音。截止目前,《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人民网、湖北日报、湖北省纪委监委网站、襄阳日报、襄阳纪委监委网站等权威媒体采用他撰写和编辑的稿件50余篇。
       每当深夜他写完稿子,轻轻地关上电脑,透过窗户玻璃看着空旷的小区,居民们都已安然入睡。国家现在需要的就是这份安静。只有这一刻,他紧绷了一天的心才会放松下来。他心里想着:只要能早日战胜疫情,付出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