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 正文

【纪检人风采】张鑫鼎:一名90后纪检干部的抗“疫”日记

发布时间:2020-03-19 09:00:01 |  来源:未知 |  点击量:

       “今天还这么早出去检查吗?也没见你休息一下。”“是啊,今天要下乡去,早点到办公室准备准备。”早上七点多,随着门卫大叔的一声问候,枣阳市纪委监委派出第一纪检监察组干部张鑫鼎开始了一天繁忙的工作,连续两个多月,他一直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
       驱车十几里到达了太平镇,调完相关文书后又要到村里问材料。因为昨天接到反映村外来人员排查报告不力的问题线索,调查工作必须去实地才能弄清楚。

 

      到达村办公室之后却发现打印机不能使用,这让调查组犯了难。“我就手写笔录吧,要问五个人,来一趟也不容易,抓紧时间。”张鑫鼎主动跟同事说道。问完了第一份材料,已经是中午12点多,张鑫鼎和同事在村办公室简单吃了碗泡面,又手写了第二份、第三份、第四份、第五份笔录。

图为张鑫鼎在村办公室简单就餐

      调查工作需要细致认真,一份笔录至少上千字,写完五份笔录,张鑫鼎感觉手冰凉又酸痛,但是事实查清楚了,对人民群众有交代了,让他忽略了身体上的辛苦。“虽然问题不大,但必须引起重视,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你们村外来人员排查工作一定要细致,严格按要求上报,千万不能大意,这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负责。”张鑫鼎对村里负责人认真地说道。
       这是2月5日一天的工作,也是从年内到现在他所查结的第三个问题线索。
       “这几天晚上回来已经11点多了,还麻烦您来给我开门,我也挺过意不去的......”张鑫鼎对门卫大叔总有些不好意思。“没事儿没事儿,支持你的工作,这不算啥!”门卫大叔笑着说道。
       2月14日,张鑫鼎所在的派出第一纪检监察组接到了反映某镇政府推诿接收隔离人员的问题线索。又是一天早起出发去下乡,又是面对众多的当事人,又是一个材料接着一个材料的问。但几个材料问下来,发现基本事实查清了,但当事人怕受处分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
      “我们就算查清了事实,如果被调查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还会犯错,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监督执纪的根本。”张鑫鼎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让当事人在事实面前认错。
      “镇上安排你把人接回来隔离,你为什么要联系救助站去接人?你有没有想过被隔离群众足足等了你好几个小时,群众会怎么看我们党员干部?”就这样摆事实、讲道理,等到谈完已是晚上10点。

图为张鑫鼎(左一)同同事讨论问题线索

       除了日常组里的监督执纪工作,他也积极参与党员“双报到”活动,积极下沉社区,严格值守防控,践行一名党员、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使命担当。
       “今天在顺城社区值守站岗,爸爸下午问我回家吃饭吗,我说我有泡面吃,防控值守点不能没人。值守工作要持续到晚上9点,不想让爸爸妈妈一直等我回家吃饭,今天就当减肥了吧!但站完岗回家的时候,看到沿途的街道因为疫情显得空荡荡的,感觉心里挺难受,希望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早日去看春暖花开。”这是张鑫鼎到顺城社区报到后在日记里写下的话。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截止现在,张鑫鼎所在的派出第一纪检监察组查结问题线索7件,查结率100%,其中立案审查5人,党内严重警告2人,党内警告3人,诫勉谈话2人,工作约谈2人,谈话提醒1人,责令书面检查3人,线索查结效率高,案件案例质量硬,赢得了委里和同志们的一致认可。
      越是重要时刻,越能锻炼和考验一个干部。张鑫鼎用吃苦、耐劳、担当、奉献展示了纪检监察干部90后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