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建新等22名纪检监察干部在疫情防控中敬业奉献、担当作为先进个人事迹通报
发布时间:2020-03-10 19:03:33 |
来源:未知 |
点击量: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纪委监委机关全体党员干部闻令而动,挺身而出,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涌现出了一批勇于担当、无私奉献、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充分彰显了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坚韧的政治品质、能打硬仗的战斗能力、敢于担险勇于担难的担当精神和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奉献精神(排名不分先后)。
1、市纪委监委机关党委副书记李建新。男,1968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自正月初二被抽调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督导督查专班工作以来,他努力克服高血压、颈椎病和长期的身体疲累,40多天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工作的第一线。他先后深入全市18个镇(办、区)进行督导督查、明查暗访,共督导督查27次,提交问题清单51条,提出整改措施12条。开展巡逻检查6次,督查城区镇村卡点153个,督查党员“双报到”值守人员130人,检查隔离点15个,抽查村(社区)入户体温排查22次,督导督查工作累计行程1100多公里。
2、市纪委监委派出第五纪检监察组组长张平。男,1969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疫情防控期间,张平同志带头下沉基层一线强化督导检查。截止目前,已深入联系单位开展督导检查15次,对市区网吧、电影院,汉城、玫瑰海,无量台、白水寺等旅游景点暂停营业情况明察暗访3次,组织纪检干部对联系单位防控点人员值守、进出人员体温检测及登记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25次,核查群众报举问题线索4件,立案审查1人,诫勉谈话2人,工作约谈2人,谈话提醒2人,责令书面检查6人,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纪律保障。
3、市纪委监委派出第六纪检监察组组长唐兵。男,1967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自1月22日以来,作为联系全市卫生系统的派出纪检监察组组长,他带领组内同志逆行战“疫”一线,不间断地深入到全市38家医院、20余个村卫生室、6个交通要道路口、10个集中隔离点开展监督检查,及时掌握工作动态,督促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防疫防控工作部署;参加疫情防控有关会议,学习研究大量有关新冠肺炎的文件,积极寻求有效的监督手段,思考谋划监督重点,科学督导卫生系统压紧压实一线主体责任,督促整改问题70余个,向指挥部提出意见建议8条,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卫生系统的疫情防控工作。
4、市纪委监委派出第一纪检监察组干部张鑫鼎。男,汉族,1991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疫情期间,他有着90后干部的坚守与担当,始终冲在前,做在先,连续40余天坚持在疫情防控和监督执纪工作第一线。2月5日在调查反映某村问题线索时,因无打印机,他主动连续工作7小时,手写完成5份谈话笔录,顺利完成线索取证工作。截止目前,第一纪检监察组累计查结问题线索7个,立案审查5人,诫勉谈话1人,组织处理2人。
5、市纪委监委派出第二纪检监察组干部李东红。男,汉族,1968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疫情期间,他主动请缨参加侵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线索的调查摸排工作。由于连续多天在外调查取证,饮食起居没有规律,就连他多年的老胃病犯了,也没有休息,而是悄悄地把胃药揣在口袋里坚持工作,有时实在疼的厉害了就吃上几片止疼药,继续记笔录,共手写谈话笔录6份、电子笔录5份,2件问题线索都在较短的时间内调查核实清楚并移送审理。
6、市纪委监委派出第三纪检监察组干部刘虎。男,1986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自疫情防控督导工作开展以来,他和督导督查组的同志们一起走访了乡镇、村、社区、企业、职能部门、商场、农贸市场等40余家单位,督导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共发现问题30多个,督促立行立改20余件,对涉及违规违纪问题,在收集固定证据后,及时上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移交执纪问责组处理。在督导督查的同时,他还认真做好疫情防控政策的宣传,把监督触角延伸到疫情防控的每一个角落。
7、市纪委监委派出第四纪检监察组干部曾玉鼎。男,1993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作为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督查一组组长,从1月29日开始,他每天早出晚归,先后走遍了全市18个镇(办、区),深入200多个村组督查疫情防控工作,督查期间共查处问题线索50余条,移交市纪委和各镇(办、区)纪委处理10余条,现场交办立即整改40条。在督查期间,他了解到组内案件查办任务紧急,人员力量有限,主动抽出中午和晚上休息时间参与核查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6件,立案5人,处分5人,其中免职1人,诫勉谈话、批评教育等组织处理6人。
8、市纪委监委派出第七纪检监察组干部高扬。男,1989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防疫工作中,他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奋斗精神,沉入防疫一线,先后10次对城区和乡镇62所单位、学校落实防疫值守、网络授课、党员“双报到”的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共发现问题40条,已全部进督促整改。同时,对查办案件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研判,提出精准处置措施。截至目前,共参与查办问题线索2件,党纪处分2人,组织处理2人,发出《监察建议书》2份。
9、市纪委监委派出第八纪检监察组干部陈勇。男,1987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疫情发生以来,他将不满1岁的孩子交给妻子独自照看,返回岗位投入战斗。他被市委政法委抽调参加联防联控城区组工作,走遍了城区900多个小区(村组),发现问题300多条,督促整改问题200多条,不断堵塞漏洞,织密防控网,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歼灭战;先后参与了超市、药店、福利院、精神病院、拘留所、隔离点等特殊场所和相关特殊群体隔离情况专项检查,撰写专题报告10篇,发现问题30多条,逐一提出意见建议,科学有效地推动了城区疫情防控工作。
10、市纪委监委组织部部长夏长清。女,1976年6月出生,从正月初一到现在,她始终坚守岗位,组织安排并协调对接社区做好机关122名党员干部“双报到”工作,开展监督检查17次,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11件。截止目前,机关党员累计到社区报到291人次,劝返、登记出入人员982人次,协助配送生活物资466户,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52件,受到社区党组织和居民群众好评。她每天梳理记录疫情期间干部工作情况和党员“双报到”情况,及时发现先进典型,树榜样,鼓干劲。同时,她关心关注干部身体状况,每天对身体出现异常情况的逐个电话询问,确保干部出战不出病。
11、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王伟良。男,1980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疫情防控工作启动后,他第一时间放弃假期,返回工作岗位,对科室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亲自落实。除了每天收集整理并向上级上报各种相关数据报表外,他还深入一线,对容易发生人员聚集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暗访,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追责问责。截至目前,累计通报疫情防控违规违纪典型案例7期,对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做实做细疫情防控工作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
12、市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主任段自力。男,1967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来,他将年迈的父母交给亲属照顾,毫不犹豫地投入到监督执纪追责问责工作中来,每天早出晚归。为了抢时间开展调查取证,午饭、晚饭往往用泡面对付。一次因为雨天路滑,在外取证过程中扭伤了脚,他也一直忍着,实在坚持不住了,才去医院检查。在他的带领下,第三纪检监察室共办理疫情防控类案件10件,处分党员干部8人。
13、市纪委监委第五纪检监察室主任操祥峰。男,1969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自1月25日至今,他未休息一天,每天深入疫情防控一线,不间断、不定时地开展监督检查。1月28日接到关于熊集镇领导干部违规聚餐的群众举报,他带领全室同志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仅用3天时间就查清事实,给予当事人相应党纪政纪处分。此案件作为典型案例被省纪委、中央媒体报道,对全市党员干部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对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截止目前,第五纪检监察室共处置疫情防控相关问题线索8件,党内严重警告3人,党内警告3人,免职2人,诫勉谈话5人,澄清正名1人。
14、市纪委监委办公室干部耿俊。女,1986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她在做好办公室文件运转等日常工作以外,主动承担起数据摸排、公车协调、物资采购、清洁消毒等工作,每天在“统计员”、“采购员”、“清洁员”、“调度员”的角色中转换,努力为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同事们做好后勤保障,用心解决同事们加班吃饭、出行消毒、安全防护各种问题,是同事们口中的“小超人”,工作上的贴心人。
15、市纪委监委宣传部干部郭荔玲。女,1987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疫情期间,她克服种种困难,一直坚守工作岗位,伏案撰文、镜头捕捉,将一批纪检监察干部不畏风险勇敢逆行、深入一线科学督导、下沉社区值守护民、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鲜活真实而又生动感人的故事展示给大家。疫情发生以来,她累计在《中国纪检监察杂志》、《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人民网、学习强国、湖北日报、省纪委网站等中央、省、市权威媒体发布稿件30余篇。
16、市纪委监委信访室干部曹进。男,1994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从正月初五开始,他就日复一日地守候在信访举报电话机前,热心的接听每一位群众来电,认真地记录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耐心地反馈着每一个处理结果,做好登记、运转、审核、督办、汇总工作。截止目前,累计受理信访举报95件,其中给予党纪处分25人次,组织处理60余人,在电话接访中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71件,有效发挥了信访举报的“探头”作用。
17、市纪委监委案管室干部刘涛。男,1990年9月出生,自疫情发生以来,他主动从襄阳家中返回工作岗位,认真做好问题线索登录、分办、运转等日常工作,确保了问题线索、报表数据、调查措施的正常流转和使用。截至目前,案管室共移交防疫类问题线索66条,登记录入立案66人,组织处理70人,1至2月录入的报表数据,居于襄阳市纪检监察系统第一位。
18、市纪委监委审理室干部陈林。男,1986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作为抽调到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第四督查组的一员,陈林和督查组的同事们一起深入到全市18个镇(办、区)和20多个市直单位开展明察暗访35次,发现问题40余处,查看隔离点30余处,入户核查武汉返枣人员48人,劝散聚集人群400余人。他对督查暗访做到一日一总结一汇报,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向防控指挥部提出可行性建议15条,全部被采用。
19、市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干部雷军。男,1976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疫情期间,他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自1月26日至今,始终深入防疫一线开展监督检查、追责问责工作,共参与8件问题线索的调查处置,初核了结4件,责令做出书面检查8人,诫勉谈话4人,立案5人,真正做到了即交即办,快查快结。
20、市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干部王纪伟。男,198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1月28日晚上接到单位要求返岗的命令后,他多方想办法于第二天一大早,从当时已进行严格管控的老家河南驾车返回枣阳。因1月21日曾到武汉出过差,他自觉在家隔离,隔离期间坚持在家办公,为所在室同事们做好后勤保障工作。2月10日隔离期一满,他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来,共办理疫情防控信访件3件,问责10人,其中党纪立案4人。
21、市纪委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干部黄志斌。男,1990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1月28日以来,他克服父亲患病卧床需要照顾、5个多月的孩子需要抚养等家庭困难,每天随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第八督导组领导一起深入杨垱镇疫情防控一线,开展督导检查,在疫情防控最为吃紧的时候,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他先后走遍了杨垱镇42个村(社区)和所有卫生院及隔离点,发现问题20余条,督促整改50件次,撰写工作报告39份。经过精准督导和科学防控,并在市委市政府和杨垱镇全体干部共同努力下,该镇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仅为1例,且已治愈出院,正在申报“无疫乡镇”。
22、市纪委监委第六纪检监察室干部张明川。男,1966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作为办理襄阳市纪委监委指定的杜XX案件调查组组长,他一直心系案件调查工作,关心疫情期间留置对象的安全及留置点值班工作。为了让调查组其他成员能够回家“团年”,除夕当天他自己在留置点值班。从留置点回到单位后,他毫不放松工作,参与办理3起疫情防控类问题线索的调查处置,并做到了快办快结,对相关防控履职不力和失职人员从严追责,其中党纪处分2人,组织处理5人。
1、市纪委监委机关党委副书记李建新。男,1968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自正月初二被抽调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督导督查专班工作以来,他努力克服高血压、颈椎病和长期的身体疲累,40多天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工作的第一线。他先后深入全市18个镇(办、区)进行督导督查、明查暗访,共督导督查27次,提交问题清单51条,提出整改措施12条。开展巡逻检查6次,督查城区镇村卡点153个,督查党员“双报到”值守人员130人,检查隔离点15个,抽查村(社区)入户体温排查22次,督导督查工作累计行程1100多公里。
2、市纪委监委派出第五纪检监察组组长张平。男,1969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疫情防控期间,张平同志带头下沉基层一线强化督导检查。截止目前,已深入联系单位开展督导检查15次,对市区网吧、电影院,汉城、玫瑰海,无量台、白水寺等旅游景点暂停营业情况明察暗访3次,组织纪检干部对联系单位防控点人员值守、进出人员体温检测及登记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25次,核查群众报举问题线索4件,立案审查1人,诫勉谈话2人,工作约谈2人,谈话提醒2人,责令书面检查6人,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纪律保障。
3、市纪委监委派出第六纪检监察组组长唐兵。男,1967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自1月22日以来,作为联系全市卫生系统的派出纪检监察组组长,他带领组内同志逆行战“疫”一线,不间断地深入到全市38家医院、20余个村卫生室、6个交通要道路口、10个集中隔离点开展监督检查,及时掌握工作动态,督促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防疫防控工作部署;参加疫情防控有关会议,学习研究大量有关新冠肺炎的文件,积极寻求有效的监督手段,思考谋划监督重点,科学督导卫生系统压紧压实一线主体责任,督促整改问题70余个,向指挥部提出意见建议8条,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卫生系统的疫情防控工作。
4、市纪委监委派出第一纪检监察组干部张鑫鼎。男,汉族,1991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疫情期间,他有着90后干部的坚守与担当,始终冲在前,做在先,连续40余天坚持在疫情防控和监督执纪工作第一线。2月5日在调查反映某村问题线索时,因无打印机,他主动连续工作7小时,手写完成5份谈话笔录,顺利完成线索取证工作。截止目前,第一纪检监察组累计查结问题线索7个,立案审查5人,诫勉谈话1人,组织处理2人。
5、市纪委监委派出第二纪检监察组干部李东红。男,汉族,1968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疫情期间,他主动请缨参加侵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线索的调查摸排工作。由于连续多天在外调查取证,饮食起居没有规律,就连他多年的老胃病犯了,也没有休息,而是悄悄地把胃药揣在口袋里坚持工作,有时实在疼的厉害了就吃上几片止疼药,继续记笔录,共手写谈话笔录6份、电子笔录5份,2件问题线索都在较短的时间内调查核实清楚并移送审理。
6、市纪委监委派出第三纪检监察组干部刘虎。男,1986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自疫情防控督导工作开展以来,他和督导督查组的同志们一起走访了乡镇、村、社区、企业、职能部门、商场、农贸市场等40余家单位,督导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共发现问题30多个,督促立行立改20余件,对涉及违规违纪问题,在收集固定证据后,及时上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移交执纪问责组处理。在督导督查的同时,他还认真做好疫情防控政策的宣传,把监督触角延伸到疫情防控的每一个角落。
7、市纪委监委派出第四纪检监察组干部曾玉鼎。男,1993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作为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督查一组组长,从1月29日开始,他每天早出晚归,先后走遍了全市18个镇(办、区),深入200多个村组督查疫情防控工作,督查期间共查处问题线索50余条,移交市纪委和各镇(办、区)纪委处理10余条,现场交办立即整改40条。在督查期间,他了解到组内案件查办任务紧急,人员力量有限,主动抽出中午和晚上休息时间参与核查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6件,立案5人,处分5人,其中免职1人,诫勉谈话、批评教育等组织处理6人。
8、市纪委监委派出第七纪检监察组干部高扬。男,1989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防疫工作中,他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奋斗精神,沉入防疫一线,先后10次对城区和乡镇62所单位、学校落实防疫值守、网络授课、党员“双报到”的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共发现问题40条,已全部进督促整改。同时,对查办案件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研判,提出精准处置措施。截至目前,共参与查办问题线索2件,党纪处分2人,组织处理2人,发出《监察建议书》2份。
9、市纪委监委派出第八纪检监察组干部陈勇。男,1987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疫情发生以来,他将不满1岁的孩子交给妻子独自照看,返回岗位投入战斗。他被市委政法委抽调参加联防联控城区组工作,走遍了城区900多个小区(村组),发现问题300多条,督促整改问题200多条,不断堵塞漏洞,织密防控网,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歼灭战;先后参与了超市、药店、福利院、精神病院、拘留所、隔离点等特殊场所和相关特殊群体隔离情况专项检查,撰写专题报告10篇,发现问题30多条,逐一提出意见建议,科学有效地推动了城区疫情防控工作。
10、市纪委监委组织部部长夏长清。女,1976年6月出生,从正月初一到现在,她始终坚守岗位,组织安排并协调对接社区做好机关122名党员干部“双报到”工作,开展监督检查17次,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11件。截止目前,机关党员累计到社区报到291人次,劝返、登记出入人员982人次,协助配送生活物资466户,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52件,受到社区党组织和居民群众好评。她每天梳理记录疫情期间干部工作情况和党员“双报到”情况,及时发现先进典型,树榜样,鼓干劲。同时,她关心关注干部身体状况,每天对身体出现异常情况的逐个电话询问,确保干部出战不出病。
11、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王伟良。男,1980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疫情防控工作启动后,他第一时间放弃假期,返回工作岗位,对科室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亲自落实。除了每天收集整理并向上级上报各种相关数据报表外,他还深入一线,对容易发生人员聚集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暗访,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追责问责。截至目前,累计通报疫情防控违规违纪典型案例7期,对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做实做细疫情防控工作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
12、市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主任段自力。男,1967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来,他将年迈的父母交给亲属照顾,毫不犹豫地投入到监督执纪追责问责工作中来,每天早出晚归。为了抢时间开展调查取证,午饭、晚饭往往用泡面对付。一次因为雨天路滑,在外取证过程中扭伤了脚,他也一直忍着,实在坚持不住了,才去医院检查。在他的带领下,第三纪检监察室共办理疫情防控类案件10件,处分党员干部8人。
13、市纪委监委第五纪检监察室主任操祥峰。男,1969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自1月25日至今,他未休息一天,每天深入疫情防控一线,不间断、不定时地开展监督检查。1月28日接到关于熊集镇领导干部违规聚餐的群众举报,他带领全室同志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仅用3天时间就查清事实,给予当事人相应党纪政纪处分。此案件作为典型案例被省纪委、中央媒体报道,对全市党员干部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对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截止目前,第五纪检监察室共处置疫情防控相关问题线索8件,党内严重警告3人,党内警告3人,免职2人,诫勉谈话5人,澄清正名1人。
14、市纪委监委办公室干部耿俊。女,1986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她在做好办公室文件运转等日常工作以外,主动承担起数据摸排、公车协调、物资采购、清洁消毒等工作,每天在“统计员”、“采购员”、“清洁员”、“调度员”的角色中转换,努力为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同事们做好后勤保障,用心解决同事们加班吃饭、出行消毒、安全防护各种问题,是同事们口中的“小超人”,工作上的贴心人。
15、市纪委监委宣传部干部郭荔玲。女,1987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疫情期间,她克服种种困难,一直坚守工作岗位,伏案撰文、镜头捕捉,将一批纪检监察干部不畏风险勇敢逆行、深入一线科学督导、下沉社区值守护民、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鲜活真实而又生动感人的故事展示给大家。疫情发生以来,她累计在《中国纪检监察杂志》、《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人民网、学习强国、湖北日报、省纪委网站等中央、省、市权威媒体发布稿件30余篇。
16、市纪委监委信访室干部曹进。男,1994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从正月初五开始,他就日复一日地守候在信访举报电话机前,热心的接听每一位群众来电,认真地记录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耐心地反馈着每一个处理结果,做好登记、运转、审核、督办、汇总工作。截止目前,累计受理信访举报95件,其中给予党纪处分25人次,组织处理60余人,在电话接访中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71件,有效发挥了信访举报的“探头”作用。
17、市纪委监委案管室干部刘涛。男,1990年9月出生,自疫情发生以来,他主动从襄阳家中返回工作岗位,认真做好问题线索登录、分办、运转等日常工作,确保了问题线索、报表数据、调查措施的正常流转和使用。截至目前,案管室共移交防疫类问题线索66条,登记录入立案66人,组织处理70人,1至2月录入的报表数据,居于襄阳市纪检监察系统第一位。
18、市纪委监委审理室干部陈林。男,1986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作为抽调到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第四督查组的一员,陈林和督查组的同事们一起深入到全市18个镇(办、区)和20多个市直单位开展明察暗访35次,发现问题40余处,查看隔离点30余处,入户核查武汉返枣人员48人,劝散聚集人群400余人。他对督查暗访做到一日一总结一汇报,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向防控指挥部提出可行性建议15条,全部被采用。
19、市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干部雷军。男,1976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疫情期间,他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自1月26日至今,始终深入防疫一线开展监督检查、追责问责工作,共参与8件问题线索的调查处置,初核了结4件,责令做出书面检查8人,诫勉谈话4人,立案5人,真正做到了即交即办,快查快结。
20、市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干部王纪伟。男,198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1月28日晚上接到单位要求返岗的命令后,他多方想办法于第二天一大早,从当时已进行严格管控的老家河南驾车返回枣阳。因1月21日曾到武汉出过差,他自觉在家隔离,隔离期间坚持在家办公,为所在室同事们做好后勤保障工作。2月10日隔离期一满,他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来,共办理疫情防控信访件3件,问责10人,其中党纪立案4人。
21、市纪委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干部黄志斌。男,1990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1月28日以来,他克服父亲患病卧床需要照顾、5个多月的孩子需要抚养等家庭困难,每天随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第八督导组领导一起深入杨垱镇疫情防控一线,开展督导检查,在疫情防控最为吃紧的时候,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他先后走遍了杨垱镇42个村(社区)和所有卫生院及隔离点,发现问题20余条,督促整改50件次,撰写工作报告39份。经过精准督导和科学防控,并在市委市政府和杨垱镇全体干部共同努力下,该镇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仅为1例,且已治愈出院,正在申报“无疫乡镇”。
22、市纪委监委第六纪检监察室干部张明川。男,1966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作为办理襄阳市纪委监委指定的杜XX案件调查组组长,他一直心系案件调查工作,关心疫情期间留置对象的安全及留置点值班工作。为了让调查组其他成员能够回家“团年”,除夕当天他自己在留置点值班。从留置点回到单位后,他毫不放松工作,参与办理3起疫情防控类问题线索的调查处置,并做到了快办快结,对相关防控履职不力和失职人员从严追责,其中党纪处分2人,组织处理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