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风采】95后战“疫”记:远山深处的坚守
发布时间:2020-03-09 18:40:43 |
来源:未知 |
点击量:
“小虎,估计你也没想到,上班第一年就遇到了如此特别的一个‘寒假’。”
“是啊,我宁愿没有这场疫情、不过这个‘寒假’,大家都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维哥,我这会儿要继续跟着李叔、郑叔去入户摸排体温情况,先不跟你说了。”
电话那头的“小虎”,是枣阳市纪委监委2019年新入职的年轻干部邓从虎,1997年出生在湖北省秭归县两河口镇天池垭村,是名副其实的“95”后。2020年春节前夕,因为家在山区且路途遥远,入职后一直没回过家的他提前向单位请假回老家陪父母过年,却没想到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阻挡了他返回枣阳的脚步,客运停班了,交通限制了,火车站也封闭了,他成了遥远山区里一名“留守”干部。
虽然被隔离在了老家,没能和昔日熟悉的同事们一起并肩作战,但身为共产党员的他也没闲着,早在1月28日就第一时间向村里报了到,积极要求参战,想要为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在等待村里安排工作任务期间,他得知村里正在沟通协调给咸宁市捐赠新鲜蔬菜,便自愿同村民一起下地采摘、装箱上车,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天共采摘捐赠新鲜蔬菜13车6吨,虽然衣服脏了、手磨破了,他也没有丝毫在意,心里是高兴的满足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他深知一车车的蔬菜寄托的是山里人民的一份份的心意,只有大家同舟共济、共克时艰,这场战“疫”才能早日打赢。
“是啊,我宁愿没有这场疫情、不过这个‘寒假’,大家都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维哥,我这会儿要继续跟着李叔、郑叔去入户摸排体温情况,先不跟你说了。”
电话那头的“小虎”,是枣阳市纪委监委2019年新入职的年轻干部邓从虎,1997年出生在湖北省秭归县两河口镇天池垭村,是名副其实的“95”后。2020年春节前夕,因为家在山区且路途遥远,入职后一直没回过家的他提前向单位请假回老家陪父母过年,却没想到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阻挡了他返回枣阳的脚步,客运停班了,交通限制了,火车站也封闭了,他成了遥远山区里一名“留守”干部。
虽然被隔离在了老家,没能和昔日熟悉的同事们一起并肩作战,但身为共产党员的他也没闲着,早在1月28日就第一时间向村里报了到,积极要求参战,想要为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在等待村里安排工作任务期间,他得知村里正在沟通协调给咸宁市捐赠新鲜蔬菜,便自愿同村民一起下地采摘、装箱上车,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天共采摘捐赠新鲜蔬菜13车6吨,虽然衣服脏了、手磨破了,他也没有丝毫在意,心里是高兴的满足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他深知一车车的蔬菜寄托的是山里人民的一份份的心意,只有大家同舟共济、共克时艰,这场战“疫”才能早日打赢。

图为天池垭村积极为咸宁市捐赠新鲜蔬菜
“小邓,我是村委会的书记,前几天你来村里报了到,现在有几项重点工作需要你配合志愿者李高远和郑洪一起完成,一是做好村三组各家各户体温排查工作,摸清楚每户人家有多少人,存不存在异常情况;二是走访排查期间做好每户人家的消毒工作;三是马上要进入春耕时节,这关系到农户来年的收入,摸排期间要重点了解群众春耕需要的物资情况,做好登记工作,不能耽误。”
“好的,您放心,保证完成任务。”接到村书记的任务后,邓从虎提起精神,迅速前往村办公室与“战”友会合。一支笔、一把“枪”、一套表、一套迷彩服,带好防护口罩、背起消毒喷壶,一天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
装备虽然“简单”,工作却不“简单”。天池垭村横卧大山深处,是名副其实的山村,开车到秭归县城就得3个多小时。因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影响,村里的农户大多住的较为分散,有的在山顶上,有的在山对面,还有的相隔十几里山路,这给摸排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但是“95”后的邓从虎并不“怂”,跟着两位老大哥翻过一山又一山、走访一户又一户,小小山村里留下的是他奔忙的身影,长长山路上刻下的是他不断的坚持。
“大爷您好!我是咱们村里的党员,专门过来检测一下体温,再给您院子里消消毒,您家里还缺不缺啥东西,我们登记好帮您想办法!”
“叔叔,什么时候回来的啊?家里几口人,有没有外地返乡人员?体温都还正常吧?马上要开始春耕了,现在上面有政策、有要求,您有什么困难和需要都可以给我们反映,我们会及时上报、及时解决的!”
......
在工作中,每走进一户人家,邓从虎除了做好查人口、测体温等基础工作,总会耐心细致地询问农户家里有没有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有一天在走访一户留守老人时,了解到老人患有慢性病,平时一直坚持服用一种常用药,因为疫情影响,老人已经一个多月没出门,家里的药所剩不多,村里、镇上的卫生院都没有这种药,只有茅坪县城才能买到,老人因为这事儿忧心忡忡。他立即掏出手机把药品名称、外观包装拍下来发给村里负责采购物资的干部,经过多方协调,最终将药品送到了老人手上。
山里人靠天吃饭,收成好了收入才好。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他深知春耕对农民的重要性,种子、化肥等基本物资更是必不可少,于是在走访中,每接收到一个农户反映的春耕生产需求,邓从虎都格外上心,一笔一笔记录在表册上,排查工作结束后,第一时间反馈给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进行协调采买。一个多月下来,他每天都坚守在远山深处的防“疫”战场上,做到全村组每户走到、每人问到,村民反映的每一个问题都落地有声、提出的每一个需求都有始有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一名“95”后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担当。
“好的,您放心,保证完成任务。”接到村书记的任务后,邓从虎提起精神,迅速前往村办公室与“战”友会合。一支笔、一把“枪”、一套表、一套迷彩服,带好防护口罩、背起消毒喷壶,一天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
装备虽然“简单”,工作却不“简单”。天池垭村横卧大山深处,是名副其实的山村,开车到秭归县城就得3个多小时。因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影响,村里的农户大多住的较为分散,有的在山顶上,有的在山对面,还有的相隔十几里山路,这给摸排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但是“95”后的邓从虎并不“怂”,跟着两位老大哥翻过一山又一山、走访一户又一户,小小山村里留下的是他奔忙的身影,长长山路上刻下的是他不断的坚持。
“大爷您好!我是咱们村里的党员,专门过来检测一下体温,再给您院子里消消毒,您家里还缺不缺啥东西,我们登记好帮您想办法!”
“叔叔,什么时候回来的啊?家里几口人,有没有外地返乡人员?体温都还正常吧?马上要开始春耕了,现在上面有政策、有要求,您有什么困难和需要都可以给我们反映,我们会及时上报、及时解决的!”
......
在工作中,每走进一户人家,邓从虎除了做好查人口、测体温等基础工作,总会耐心细致地询问农户家里有没有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有一天在走访一户留守老人时,了解到老人患有慢性病,平时一直坚持服用一种常用药,因为疫情影响,老人已经一个多月没出门,家里的药所剩不多,村里、镇上的卫生院都没有这种药,只有茅坪县城才能买到,老人因为这事儿忧心忡忡。他立即掏出手机把药品名称、外观包装拍下来发给村里负责采购物资的干部,经过多方协调,最终将药品送到了老人手上。
山里人靠天吃饭,收成好了收入才好。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他深知春耕对农民的重要性,种子、化肥等基本物资更是必不可少,于是在走访中,每接收到一个农户反映的春耕生产需求,邓从虎都格外上心,一笔一笔记录在表册上,排查工作结束后,第一时间反馈给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进行协调采买。一个多月下来,他每天都坚守在远山深处的防“疫”战场上,做到全村组每户走到、每人问到,村民反映的每一个问题都落地有声、提出的每一个需求都有始有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一名“95”后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担当。

图为邓从虎认真询问村民生产生活需求,做好登记反馈
山里的天气多变,从2月26日开始每天都是大雨-中雨-小雨轮番上演,让原本崎岖不平的山路更加泥泞不堪,而且他们走访的农户中有一家住在村委会办公室对面的山头上,是最远的一户,来回十几里山路,还要翻过几道山坡才能到达。2月29日,村书记考虑到他从上高中后就一直在外地上学、工作,对山路路况不够熟悉,而且连天的大雨让路况变得更加复杂,一大早便打来电话想要让他在家休息一天,由村里熟悉路况的干部前去摸排。邓从虎拒绝了村书记的好意,表示自己是年轻党员,就是要不怕苦不怕累,带好“装备”后不顾道路湿滑,深一脚浅一脚在泥泞中继续坚持在村里走访入户。一路上跌跌撞撞摔了好几个“屁股蹲”,一天工作下来鞋子早已湿透、裤腿上也是早已裹满泥浆,但他没有一句怨言,始终保护好手中的登记表和体温枪,因为他知道这些东西在这个特殊时期直接关系到每一家农户的健康,承载着每一家农户的希望。

图为邓从虎每天走访入户经过的泥泞山路


图为邓从虎正在清理村公路上滚落的碎石
“今天的走访之路格外艰辛,除了满裤子的泥巴浆,屁股还火辣辣的疼。但是比起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这点苦也算不了什么。我是从山区里走出的孩子,大学时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工作后成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虽然人在外地,我也要用我自己的方式和单位同事战斗在一起。”回到家,邓从虎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这样写道。
“非典来临的时候,全世界都在保护我们90后。现在,换我们90后来保护世界。”疫情当前,虽不是奋不顾身与病魔抗争的年轻医生、护士,却也还是有很多如邓从虎一般坚守在抗“疫”一线、奔走在大街小巷的年轻党员干部、志愿者,他们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用自己青春的身影诠释热血和担当。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在最好的年华做最有意义的事,这就是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非典来临的时候,全世界都在保护我们90后。现在,换我们90后来保护世界。”疫情当前,虽不是奋不顾身与病魔抗争的年轻医生、护士,却也还是有很多如邓从虎一般坚守在抗“疫”一线、奔走在大街小巷的年轻党员干部、志愿者,他们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用自己青春的身影诠释热血和担当。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在最好的年华做最有意义的事,这就是新时代的中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