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做实“八个起来” 打好疫情阻击战
枣阳人口超百万,每年在外务工人员达10万多人,人口流动性大,流入人口多。针对当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枣阳市坚持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行动,内防蔓延、外防输出,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是“村村响”喇叭喊起来。利用“村村响”、小喇叭等形式,广泛宣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村(社区)党员干部全部进村组、进社区,用枣阳方言在喇叭上进行喊话,边喊边管、边喊边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各村(社区)每天派出1辆流动宣传车,走村串巷,巡回宣传。镇(办、区)安排流动宣传车,常态化督办巡查,确保疫情防控宣传工作落实落细落地。
二是宣传横幅挂起来。各镇(办、区)在集镇主干道、醒目处悬挂内容“硬核”的宣传横幅,每村2幅以上,主要集镇达到20幅以上。各个村民小组、自然湾均在显眼处、要道口张贴不少于6条接地气、说到群众心坎上的宣传标语。各镇(办、区)利用LED显示屏,全天候、不间断地进行防控意识、防护常识滚动宣传。
三是党员形象立起来。积极发动67个单位,5000余名党员到社区“双报到”,轮流排班参与小区劝返点值守,协助社区做好宣传发动、关爱劝导等工作,配合社区特别是“三无小区”全力以赴、科学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的65名第一书记,587名精准扶贫驻村干部全部回村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四是群防力量动起来。进一步健全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工作机制,广泛发动群众力量,构筑堵源头、严隔离、防扩散的铜墙铁壁。对村组和社区明确包保责任人,做实包村、包组、包社区、包路线工作。由镇、村(社区)干部及民兵组建巡查队,统一佩戴执勤标识,不间断进行巡逻巡查、劝阻劝导,杜绝各类扎堆聚集现象。
五是“大数据”用起来。按照全覆盖、无遗漏、无死角的要求,做细做实日报制,全面掌握武汉流入人群、发热人群、密切接触者社区随访、集中医学观察等各方面情况,建立本地防疫基础数据库;同时将微信、360等互联网平台上线的“确诊患者交通工具同乘查询系统”“疫情数据实时更新系统”“发热门诊分布地图”等应用与本地电信、移动、联通、公安等数据库结合起来,统筹运用于疫情追踪溯源、资源调配等。
六是重点人员管起来。在居民小区、机关单位门口、主要路口设立检测防控点,非必要不进出,阻断人员流动,切断人际传播途径。对确诊病例所居住的小区(单位、村组)“红牌”提示,实行全封闭,除生病就医、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外,人员车辆一律不得进出;对疑似病例所居住的小区(单位、村组)“黄牌”提示,实行半封闭,每户家庭每两天可指派一名家庭成员上街采购物资,其他人员除生病就医、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外,不得外出,非小区(单位、村组)居住人员、车辆不得入内。
七是基础保障强起来。加快备用定点救治医院建设,把符合条件的枣阳市中医院和兴隆镇中心卫生院列为第二、第三梯队后备点救治医院,投入400多万元,对两家医院按传染病隔离病区标准进行建设改造,可增加床位160张。同时,未雨绸缪启动杨垱、七方、熊集、吴店卫生院改造建设。加强其他医院和卫生院发热门诊、观察室及乡村隔离点建设,目前共设立121个集中隔离点,隔离床位1265张,部分村组(社区)、单位也设立了专门的隔离点。强化物资供应保障,千方百计采购储备防护物资,全力保障防控一线所需物资,让医护人员得到保护,让市民在市场上能买到必需品。落实疫情防控免费救治政策,医院免费供餐,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
八是正反典型树起来。注重挖掘、积极宣传在疫情防控中冲锋在前、敢于担当、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先后选树了高龄护理医师廖陆女、急诊科老主任王吉敏、“千斤重担我来挑”的市疾控中心消杀科主任张海涛等先进个人。同时组建4个执纪监督组和16个督导组开展全程督办,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累计查处违规违纪人员57名,以铁的纪律、实的督办,保证每一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