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3万多名党员防控一线为党旗增辉为党徽增彩
“我是王吉敏,女,66岁,共产党员,急诊科老主任,内科医疗专家。目前,抗击冠状病毒形势严峻,我作为医务工作者责无旁贷,我自愿参加抗击冠状病毒工作一线,贡献自己的力量,甚至是生命。”这是枣阳市一医院退休老党员王吉敏写给医院党组织的请战书。
“我是党员,我先上。”枣阳市疾控中心急传科主任梁传友是第一个接触疑似病例的人。1月21日晚,枣阳市报告第一起2例疑似病例。作为疫情处置流调(流行病学调查)组长,梁传友冒着未知危险,分别和2名患者面对面进行流调摸排,近距离接触疑似病人。凌晨2点还奔赴乡村排查密切接触者。从21日至今,虽住在单位院内,但从办公室到家,不足100米的距离,他没有回过家一次。
连日来,在湖北枣阳广袤的大地上,党旗飘飘,党徽熠熠,一场抗击疫情的阻击战全面打响。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身体力行,冲锋在前,用责任和担当日夜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为党旗增辉为党徽增彩。
为坚决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战,枣阳市成立了市委书记孟艳清和市长武义泉为指挥长的防控指挥部,并设立指挥部办公室,下设综合组、防控组、医疗组、交通组、宣传组、市场组、保障组、社会治安组、督察组9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由相关市领导担任组长,并对各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市级成立16个督导组和4个督导专班,由市领导担任组长,开展全覆盖督导检查;市防控指挥部每天召开一次指挥部工作会议,及时通报汇总情况,编发工作简报,下发命令。全市18个镇(办、区)也迅速成立防控指挥部,镇村两级共组建702个工作组,全市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式、全覆盖的疫情防控体系。
枣阳市委书记孟艳清先后10余次深入乡镇、社区、医疗卫生单位一线指挥,督办检查,鼓舞士气。市长武义泉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和急需医疗物资。市“四大家”领导每天深入到包保的镇、村(社区)指导疫情防控,镇(办、区)主要领导带班值守防控工作一线;全市628名网格员、3000名机关在职党员投入到防控一线; 65名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第一书记,587名驻村干部回到村全面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1月23日,枣阳市向全市各地各单位下发《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通知》和《坚决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战--致全市共产党员的一封信》,经过动员部署,全市1844个党支部,3万多名党员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疫情发生后,枣阳市一医院迅速牵头组建起150余人的医疗突击队,到发热门诊、隔离区等开展医疗救助。发热门诊67岁的张永宏医生是一名老共产党员,疫情发生后,她每天工作都在12小时以上,因为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为克服不上厕所,尽量少喝水,由于体力透支,下班后经常累得好长时间都站不起来,但她依然坚守岗位,毫无怨言。
枣阳市疾控中心结核病科副主任黄飞克服上有老、下有小的困难,每天超负荷开展流调工作,为明确疫情的传播源、传播途径,他不分昼夜地投入到工作中,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了疫情,为疫情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鹿头镇郭营村包村干部刘国涛,正月初一来到村口,积极劝阻村民不走亲戚、不串门,并带领村干部在进村组路口设立防控点,劝返走亲访友的群众。太平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张建家住湖北利川,疫情发生后,放弃回乡休假时间,始终坚守在镇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及时传达信息。王城镇党委组织委员仇志涛每天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利用手执喇叭、流动宣传车,宣传标语进行宣传,增强群众防范意识。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中,枣阳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下,以不畏艰险、不惧困难的斗争精神,凝聚起强大的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