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党课是领导干部基本功
前不久,笔者到街道调研,两堂党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堂课上,讲课者“活”字开路,幽默诙谐,引经据典,讲得就像“染坊里吹笛子——有声有色”,听课者专心致志,掌声不断;而另一堂课上,讲课者“念”字当头,表情严肃,字正腔圆,讲得如同“白开水一般——无滋无味”,听课者心不在焉,鲜有掌声。
讲党课是党的组织生活的重要制度,是强化党员党性观念和基本素质的重要措施。然而,在少数地方和单位还不同程度存在忽视党课的问题:有的认识不足不想讲,虚于应付、敷衍了事;有的能力不足不会讲,要么对着稿子一念了之,要么拿着文件开部署会;有的担当不足不敢讲,面对复杂的思想问题轻描淡写,面对严峻的现实问题一带而过。凡此种种,不仅使严肃的党内组织生活走了形式,还使学习教育的效果打了折扣。
“不想讲”“不敢讲”折射的是责任心不强、担当精神缺乏。没有认识到讲党课是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功,是一项必须完成好的政治任务。破解“不想讲”“不敢讲”的问题,必须加强对党课质量效果的评估,把讲党课作为改进干部作风、检验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原则的“试金石”,从而促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端正态度,自觉把讲好党课作为一种基本素养落到实处。
要想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如果讲课者肚里“没货”,对党员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心里“没谱儿”,手上“没几把刷子”,就当不好一个称职的“老师”。
陆游有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讲党课也是如此。针对“不会讲”的问题,要在“场外”多下功夫,强化问题意识,补齐能力短板,填补素质“空白”。
平时,要注重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掌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思想、新论断,保证党课的“红色调”。要坚持取材于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察民情、体民意、知民需,看“民意”下药,视“民需”而讲,讲到党员干部的心里,激起思想共鸣,强化党课的针对性。要坚持问题导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党史了解不多,就多看些党史方面的书,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就抓住各种“登台亮相”时机多加锻炼,授课技巧掌握不够,就通过向书本学等方式,力争“上一个台阶”,提高党课的实效性。只有讲课者的功夫到了家,党课才能成为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的窗口,成为党员干部的“精神大餐”。(孟庆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