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故事:爱让我们的心柔软坚强
发布时间:2017-07-21 10:26:20 |
来源:未知 |
点击量: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公益广告,是讲“family”的故事。小时候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高大魁梧的爸爸遮风挡雨,温柔贤惠的妈妈相夫教子,渐渐我长大了,少不更事的我总想挣脱爸爸的束缚,屡次顶撞唠叨的妈妈,长大的我渐渐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发现爸爸的背早已驮的不成样,妈妈的身体也已臃肿,是时候尽一份子女的责任,悉心呵护起这个家,做父亲贴心的拐杖,给他一个依靠的肩膀,给妈妈撑把庇护伞,为她遮蔽盛夏的骄阳!看到这个公益广告后,我不仅觉得广告的制作人有才华,而且还对“家”这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提起“家”这个字,每个人都有很多话说。而我最想说的是,有家就有爱,有爱才有家。世上最好的家教是爱的教育,最好的家风就是有爱的家庭氛围。
那么爱在何处?我们难免会如此发问。是的,爱看不见,摸不着,犹如透明的空气,弥漫在我们的周围,却不被我们所察觉。可是正如空气对我们的重要性一样,爱就是让我们活下去的勇气和动力。正因我们处在爱的环境中,我们的心灵才得以柔软而又坚强。
我出身于一个普通的乡村家庭,父母是极其普通的农民。同中国传统的农民一样,他们善良质朴,勤俭持家。从小到大,他们基本上不会和我们谈论什么做人的大道理,也不会讲些古代名人怎么为人处世的故事。我记得小时候和母亲闹了矛盾,给她写了一个小纸条道歉,结果还被母亲教训不好好学习。或许在母亲眼里,家人之间不需要那么多形式上的表达,爱都在心里。他们对我们的教育,我现在想想,应该就存在于他们每一天的辛苦。
劳作中,存在于每一句“吃饱了吗”“天气冷,多穿点”等的普通关怀里;存在于他们每一个期盼鼓励的眼神中,存在于每一个失望伤心的表情里。显然,他们对我们的教育不是靠嘴说,而是靠自己的行动。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回顾与父母相处的日子,再来看看这句话,觉得这的确是一条真理。虽然,父母忙于生计,几乎从未和我们敞开心扉来一次所谓的谈心,但幸好他们朴实勤奋,诚信敦厚,孝敬老人,和睦邻里,因而将一切看在眼里的我们姐妹二人,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他们的影响。如今,我们姐妹二个,虽然不至于名声显赫,有多大成就,但最起码,凭借我们自身的努力,都从事着相对而言比较稳定优越的工作。所有认识我父母的人,都觉得他们太了不起了,靠自己的双手培养出了两个大学生,并且没有欠下多少外债,对于农民出身的他们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因而,我的父母成了一方的楷模。别人都惊讶他们是如何教育我们的,为何我们的家教如此成功,想来我家一探究竟。可是我想告诉他们的是,我父母他们压根就没有什么方法,影响我们的只是他们的本身。印象中,父母几乎每天都是起早贪黑,一天到晚辛苦地在田里劳作。因为我们全家的开销特别是我们姐妹两个人的学费都出自田地的产出。为了我们的学费,父母一直都是省吃俭用,一年到头很少添置新衣,从没看过他们吃什么零食,当然平时也很少给我们购买衣服和零食。看到别人住了新房穿了新衣吃着零食,我们姐妹总是会流露出“羡慕嫉妒恨”的神情。有时,我甚至会对父母大声抱怨,为何别人的父母那么会挣钱;为何别人家不用像我们家一样省吃俭用,辛辛苦苦;我们什么时候也可以住不再漏水的土坯房,我们家什么时候才能过上不这么拮据的生活?父母听后,一开始是沉默以对。后来,母亲则对我们说,我们之所以要过得这么辛苦是为了多积攒你们几个人的学费。我们两个大人没有读过多少书,所以怎么努力也只能赚点辛苦钱。我们很希望你们几个能好好读书,争取丢掉锄头甚至将来出人头地,不用再像爸妈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她说的话真的就像我们脚下的泥土一样朴实,却是对我们最大的爱与鼓励。假如当年没有他们的勤劳节俭,督促我们要勤奋学习靠读书来改变命运,也许今日的我们还在重复他们的命运。每当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想放弃的时候,我就会想到父母,想起他们不顾村里一些人的挖苦嘲笑“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嘛,将来还不是要嫁人”而毅然决然的神情,想起他们为了我们的未来而布满皱纹的黝黑脸庞,想起他们希望我们有朝一日能飞出农村走向城市而充满期盼的眼神,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放弃后他们会多么失望痛心的表情,我便又有了继续奋斗前进的勇气。
因而,在此我要特别地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虽然没有家风家训家规的概念,但他们谦和有礼表里如一,靠自己的双手挣钱养家,懂得敬畏自然、尊重他人,能够遵规守纪、安守本分。这些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家庭教育,他们的教育内容全都熔铸在爱子女的这个“爱”字上。我想,如果每个家庭的父母长辈都能做到这样,那何愁后代子孙不能成才成器呢?如果整个社会都能荡涤浮躁,重拾重德重情的风气,那么何愁我们伟大的中国梦不能早日实现呢?不妨,让我们记住这句话:爱能让人心变得柔软而又坚强。(王楚钰)
提起“家”这个字,每个人都有很多话说。而我最想说的是,有家就有爱,有爱才有家。世上最好的家教是爱的教育,最好的家风就是有爱的家庭氛围。
那么爱在何处?我们难免会如此发问。是的,爱看不见,摸不着,犹如透明的空气,弥漫在我们的周围,却不被我们所察觉。可是正如空气对我们的重要性一样,爱就是让我们活下去的勇气和动力。正因我们处在爱的环境中,我们的心灵才得以柔软而又坚强。
我出身于一个普通的乡村家庭,父母是极其普通的农民。同中国传统的农民一样,他们善良质朴,勤俭持家。从小到大,他们基本上不会和我们谈论什么做人的大道理,也不会讲些古代名人怎么为人处世的故事。我记得小时候和母亲闹了矛盾,给她写了一个小纸条道歉,结果还被母亲教训不好好学习。或许在母亲眼里,家人之间不需要那么多形式上的表达,爱都在心里。他们对我们的教育,我现在想想,应该就存在于他们每一天的辛苦。
劳作中,存在于每一句“吃饱了吗”“天气冷,多穿点”等的普通关怀里;存在于他们每一个期盼鼓励的眼神中,存在于每一个失望伤心的表情里。显然,他们对我们的教育不是靠嘴说,而是靠自己的行动。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回顾与父母相处的日子,再来看看这句话,觉得这的确是一条真理。虽然,父母忙于生计,几乎从未和我们敞开心扉来一次所谓的谈心,但幸好他们朴实勤奋,诚信敦厚,孝敬老人,和睦邻里,因而将一切看在眼里的我们姐妹二人,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他们的影响。如今,我们姐妹二个,虽然不至于名声显赫,有多大成就,但最起码,凭借我们自身的努力,都从事着相对而言比较稳定优越的工作。所有认识我父母的人,都觉得他们太了不起了,靠自己的双手培养出了两个大学生,并且没有欠下多少外债,对于农民出身的他们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因而,我的父母成了一方的楷模。别人都惊讶他们是如何教育我们的,为何我们的家教如此成功,想来我家一探究竟。可是我想告诉他们的是,我父母他们压根就没有什么方法,影响我们的只是他们的本身。印象中,父母几乎每天都是起早贪黑,一天到晚辛苦地在田里劳作。因为我们全家的开销特别是我们姐妹两个人的学费都出自田地的产出。为了我们的学费,父母一直都是省吃俭用,一年到头很少添置新衣,从没看过他们吃什么零食,当然平时也很少给我们购买衣服和零食。看到别人住了新房穿了新衣吃着零食,我们姐妹总是会流露出“羡慕嫉妒恨”的神情。有时,我甚至会对父母大声抱怨,为何别人的父母那么会挣钱;为何别人家不用像我们家一样省吃俭用,辛辛苦苦;我们什么时候也可以住不再漏水的土坯房,我们家什么时候才能过上不这么拮据的生活?父母听后,一开始是沉默以对。后来,母亲则对我们说,我们之所以要过得这么辛苦是为了多积攒你们几个人的学费。我们两个大人没有读过多少书,所以怎么努力也只能赚点辛苦钱。我们很希望你们几个能好好读书,争取丢掉锄头甚至将来出人头地,不用再像爸妈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她说的话真的就像我们脚下的泥土一样朴实,却是对我们最大的爱与鼓励。假如当年没有他们的勤劳节俭,督促我们要勤奋学习靠读书来改变命运,也许今日的我们还在重复他们的命运。每当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想放弃的时候,我就会想到父母,想起他们不顾村里一些人的挖苦嘲笑“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嘛,将来还不是要嫁人”而毅然决然的神情,想起他们为了我们的未来而布满皱纹的黝黑脸庞,想起他们希望我们有朝一日能飞出农村走向城市而充满期盼的眼神,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放弃后他们会多么失望痛心的表情,我便又有了继续奋斗前进的勇气。
因而,在此我要特别地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虽然没有家风家训家规的概念,但他们谦和有礼表里如一,靠自己的双手挣钱养家,懂得敬畏自然、尊重他人,能够遵规守纪、安守本分。这些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家庭教育,他们的教育内容全都熔铸在爱子女的这个“爱”字上。我想,如果每个家庭的父母长辈都能做到这样,那何愁后代子孙不能成才成器呢?如果整个社会都能荡涤浮躁,重拾重德重情的风气,那么何愁我们伟大的中国梦不能早日实现呢?不妨,让我们记住这句话:爱能让人心变得柔软而又坚强。(王楚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