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党风廉政教育 > 调查研究 > 正文

打好“四大战役” 严防“四风”反弹

发布时间:2018-07-24 17:35:24 |  来源:未知 |  点击量:
        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密切关注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新动向新表现,坚决防止回潮复燃。枣阳市纪委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突出“靶向”思维,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打好纠治“四风”“四大战役”,有效遏制“四风”反弹回潮。
        一、紧盯重要节点,打好节日反腐“阵地战”
        1.盯节点,提醒警示在先。牢牢把握时间节点,每逢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前夕,枣阳市向18个镇(办、区)和82个市直单位及时下发关于严明节日纪律的通知,重申和强调“十严禁”纪律要求,向市委常委班子发送廉政提醒卡9张,向全市1300余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推送廉政短信5000余条,温馨提醒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自觉,带头严于律己,履行“一岗双责”。
        2.畅渠道,织密监督网络。重要节点前后,持续畅通“来信、来访、电话、网站、微信”五位一体的绿色通道,建立健全“四风”问题信息处理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群众监督作用。在市、镇、村三级广泛公布“四风”举报电话和来信来访地址,同时在枣阳廉政网、“廉洁枣阳”微信公众号首页设立“我要举报”窗口,全方位、多渠道收集问题线索,织密上下联动、全面覆盖“四风”监督网。
        3.擦“探头”,筑牢监督“前哨”。用好“小纪检员”,发挥“大作用”,督促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1368名纪检委员当好节日反腐纠“四风”前沿哨兵,拿好执纪监督的“探照灯”“望远镜”和“放大镜”,盯住乡镇、市直,村、站所党员干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报告问题、处置问题,以解决“四风”突出问题回应社会关切,以正风肃纪成效增强群众获得感。
         二、拧紧责任螺丝,打好齐抓共管“攻坚战”
         1.压实主体责任。市委始终紧扣“责任”二字管党治党,有力扛起政治担当。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牵准抓牢主体责任“牛鼻子”,督促各级党组织结合实际建立权责对等、分类有序、简便易行的主体责任清单体系。在全市18个镇(办、区)、556个村(社区)支部,82个市直单位、98个总支、1214个基层支部全面推行主体责任清单和台账纪实管理制度,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作为责任清单重要内容,构建起自上而下、逐级递进、覆盖全体、层层有责、人人担责的责任落实体系。同时,强化压力传导不松劲,紧盯“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采取专题研讨、谈心谈话、调研督导、专题报告等方式,将全面从严治党压力层层传导到“神经末梢”,打通作风监督“最后一公里”。
         2.发挥“头雁效应”。风成于上,俗化于下。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必须发挥“头雁效应”。枣阳市认真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重要指示精神,从机关事业单位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文件印发、会议召开、政务公开、审批监管、调查研究等工作的实效入手,大力督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当好“风向标”,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层层立标杆、人人作示范,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形成级级转作风、层层抓落实的局面,持续擦亮作风建设名片。
         3.强化部门监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失责、追谁责的原则,把违规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大办婚丧喜庆事宜、违规发放津补贴等9类重点问题的监管责任逐一压实到相关部门。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同配合,通过督促公安、财政、审计、人社、税务、行管等部门在开展业务工作中发现“四风”问题线索,进一步拓宽了发现渠道,推动形成了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今年以来,相关职能部门共移交问题线索24条,已分门别类录入工作台账。
         三、树立“靶向”思维,打好整治“四风”“持久战”
        1.开展专项治理。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题导向、靶向监督、精准施治,会同市委有关部门在全市深入开展“作风落实年”活动,着力解决“四风”隐形变异问题,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工作作风不扎实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坚决查纠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及假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引导党员干部务实重行、担当有为。
        2.抓细常态督查。针对隐形变异“四风”问题,枣阳市纪委坚决把纠“四风”往深里抓、实里做,建立作风建设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向各地各单位印发《2018年作风建设常态化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细化任务清单、压实工作责任,有效整合审查调查室、派出派驻机构监督力量,组建17个检查组,盯紧重点部位、重点人群、重点问题,实行一月一点题、一月一检查、一月一通报,以钉钉子精神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坚决遏制“四风”问题反弹。2018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明察暗访50余次,发现问题线索118条,移交问题线索87条,下发整改督办函31份,下发通报2期。今年3月,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了4起7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信号,干部群众反响强烈。
        3.用好巡察利剑。市委将加强作风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作为政治巡察监督重点,7个巡察组灵活运用座谈、走访、查账、暗访等方式,对贫困地区、群众反映问题多、“四风”和腐败问题严重地方开展点穴式、机动式巡察。巡察一旦发现作风问题线索,特别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马上移送、快查快办、严肃处理。巡察工作开展以来,共发现并移交问题线索142条,立案34人,给予党纪处分23人,督促被巡察单位完成问题整改450个,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358项,形成了强大震慑。
         四、着眼长远长效,打好遏制反弹“巩固战”
         1.健全教育提醒机制。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宣传教育月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载体,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纪法规教育。每周向基层党员干部制发“以案明纪”短信,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举办廉政漫画展、廉政图书下乡、“亮家风?6?7守家训?6?7传美德”家风访谈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反“四风”、转作风、树新风。健全完善约谈、函询办法,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早打招呼、早提醒,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党委、纪委累计开展函询、诫勉、提醒以及廉政谈话58人(次)。
         2.健全检查考核机制。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两个责任”落实情况检查考核的重点,每年由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集体两次带着“问题清单”到联系点督导“两个责任”落实情况,并对检查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公开通报、评比结账、销号整改。优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机制,提高作风建设考核权重,注重考核结果运用,推动责任落地生根。年初,市委主要领导对2017年度责任制考核排名靠后的随阳管理区、邮政分公司党组织负责人进行工作约谈,责令其对管党治党不力问题严肃认真整改,压紧夯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3.健全作风建设机制。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省《实施办法》施行后,市委制定出台了《枣阳市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实施办法》《枣阳市落实工作不担当不作为问责办法》《枣阳市精准扶贫工作常态化问责办法》等10余项制度,筑牢“四风”问题“防火墙”“隔离带”,从源头上严防“四风”反弹回潮。同时,结合实际,督促各相关部门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谈心谈话、落实“三会一课”、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干部容错纠错等制度进行系统梳理和全面“体检”,为实现全市作风建设持续向好、社会风气上扬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枣阳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