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党风廉政教育 > 勤廉楷模 > 正文

【枣阳先贤史策先】清廉一生 御史一帜

发布时间:2019-08-05 09:05:40 |  来源:未知 |  点击量:
       在枣阳这块土地上,从来不乏圣贤名人,最出名的就是“两个皇帝和一位名人”,东汉的刘秀、刘玄两位皇帝,清朝咸丰皇帝的老师、监察御史史策先,这些人物被书写在枣阳大地上,他们的功过也成就了枣阳丰厚的文化底蕴。作为皇帝的老师、监察御史史策先老先生六十多年的人生经历,堪称励志。
苦读求学奔前程
       史策先出生在枣南山区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枣阳市吴店镇清潭井湾村。村落地处深山,山清水秀,景色美丽,气候宜人。也正是这纯美的大自然,养育了一代帝师、清廉御史史策先,使他拥有了纯洁坚毅的性格。史策先自幼对读书就有一种渴望,酷爱学习。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家里没有钱,舅舅卖家产、母亲卖秀发、亲戚六家七凑八拼,才使得他能坚持读书。他非常努力,悟性很好,只要老师教的,他都能认真领会,熟练掌握。也许是山泉水的清澈,他的头脑特别清醒,一目十行。他那种博文强志的本领,使他对四书五经能融会贯通,深得先生的喜爱和同学们的赞赏。就这样他从乡村私塾,一直读到县学,后来又到襄阳读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优异成绩的背后,他付出了多少艰辛,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勤奋好学的他,克服山高路远和衣食不裹的重重困难,在求学的路上苦苦追寻。在当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里,他想到的是把书念好,从山里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吸取更多的营养,不辜负大家的希望,将来能为众人做点什么。
        道光十一年(1831年),他通过了武昌的乡试。当年九月,他不负众望,高中甲科举人。消息传来,乡亲们无不为之感动落泪。道光十三年(1833年)春,史策先参加了礼部三月在京城举行的会试,并一举通过会试,成为贡士,取得了参加殿试的资格。四月二十一日,道光皇帝亲临保和殿,策问诸贡。史策先沉着应考,对答如流,加上阔论天下的文章、隽秀遒劲的书法,引得龙颜大悦,被钦点为二甲进士第十六名。对此,曲阜孔庙进士碑也有记载。在清朝,史策先是枣阳仅出的3名进士之首,是枣阳前后300多年间唯一的进士。
        道光十四年秋,道光皇帝传召史策先,亲自对其学问进行考察。史策先的口才和文采,让皇上十分欣赏。当时,皇上正在为皇子奕詝寻找教授古文的老师,皇上认为他对博大精深的汉文化掌握的很好,就这样史策先成了皇子奕詝的古文启蒙老师。史策先拿出自己求学时的坚韧品格,把自己所学知识,变着法儿,传授给皇子。当然,学生的进步很快,皇上很满意,还特意差人传来口谕对史策先予以褒扬。
履职尽责整纲纪
        道光二十五年,史策先在担任吏部员外郎、郎中的时候,已是“记名御史”,也就是候补御史或准御史了。道光二十八年,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咸丰元年(1851年),转京畿道监察御史,授中宪大夫。史策先恪尽职守,刚直不阿,仗义执言,廉洁奉公,在当朝是出了名的,给贪官污吏们造成极大的压力,有两位朝廷一品大员被其弹劾治罪。
咸丰二年八月,徐广缙被任命为钦差大臣、两湖总督,奉命驰赴湖南,阻止太平军北上。因徐持有观望态度,多次故意延迟行程,致督军不力,守土将士临阵脱逃,仅十余天功夫,岳阳、汉阳、武昌相继失守;前任湖广总督程矞采,自太平军在广西时即奉旨防堵湖南,却毫无戒备之心,坐失良机,以致城池沦陷,湖南生灵涂炭。史策先与徐光缙、程矞采二人同朝为官多年,交往深厚,但对徐、程之事既有所闻,不敢安于缄默,并直接上奏咸丰皇帝,肯请皇上深思熟虑而慎重处理。不久,徐广缙交刑部治罪,次年三月被判刑入狱;程矞采被革职后留军中办理粮饷,后因子战死而弃印奔丧又被弹劾,最终于次年二月发配新疆充当苦差。玩忽职守、失职渎职者受到应有的惩罚。清朝末期,时政不清,国势日趋下滑,昏官庸爵不理正事,朝廷无力,但作为“职司纠弹”的官员,史策先可谓是尽职尽责、任劳任怨,与时政形成鲜明对比。一个监察御史忽然间竟将两位封疆大吏扳倒,对那些昏官庸爵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在朝廷引起了巨大震动,史策先为此声名显赫,成为御史中的一面旗帜。
清廉一生为百姓
    咸丰三年(1853年),史策先到直隶正定任知府。正定府位于华北平原滹沱河流域,适宜种植水稻,但是百姓们顶着烈日用水桶挑或用脸盆端水来给稻田灌溉,一人一天浇不了半亩田,这让史策先十分焦虑。史策先作为父母官,把为民解困当作已任,开动脑筋,画了一幅水车的草图,令府衙安排工匠试制。第一部水车试制出来后,一天可以灌溉五六亩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于是,史策先开始大力推广水车灌溉,老百姓称赞史知府是为民办实事的好官!
        正定府在推广旱地改水田时,形成了“打埂虫”泛滥。“打埂虫”在湖广地区叫鳝鱼,俗称“黄鳝”,它钻泥打洞易使田埂漏水,影响水稻生长。老百姓为了不让“打埂虫”破坏自家的水田,就抓了到处乱扔,造成矛盾群起。于是智慧的史策先发布府告,称大量收购“打埂虫”,并在府前摆上十几口大缸用来装“打埂虫”。随后,史策先写出烹饪方法,令厨师做出鳝鱼汤、爆炒鳝鱼片、干煸鳝鱼等鳝鱼宴,摆了几桌,请府衙、县衙的官员和百姓代表前来品尝。大家吃后赞不绝口,纷纷问是什么美食。史知府就告诉大家,“打埂虫”不仅肉质细嫩鲜美,而且有补血气、除湿之功效。从此,百姓不再为“打埂虫”发愁了,化解了矛盾,旱改水也加快了进度,粮食产量大幅提升,百姓生活更加殷实。到了史策先期满离任的时候,成千上万的正定百姓不约而同来到府衙,跪请知府留任,场面甚为感人,以至史知府大大推迟了离任时间。
        史策先为人铁面无私、清正廉洁,决不以权谋私。他的次子史承恩专程进京求父亲帮谋一份差事未能如愿;长子承福“河南候补县丞”的身份也一直没有“转正”。史策先当时正当朝为官,自己的儿子提出这样的要求,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是史策先没有这样做。他自幼养成不媚俗、不侍权的性格,无论是在吏部为官,还是作为监察官员,他都能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外当官多年,不曾在外置办任何房产。咸丰九年(1859年),因为眼疾离任回乡,同仁们都不舍得他离去,时常怀念他。《广平府志》记载,“史策先,性慈仁爱士,......旋因目疾去任,多士思之”。还乡时咸丰皇帝御赐“天管帝”匾额,另加三件宝物:紫薇树、臭牡丹和玉砚台。
还乡守正献余热
         回到家乡的史策先,把御赐的三件礼物,一一安顿下来,把紫薇树种植在庭前,这种树花期长,且花色鲜艳,开花时一簇簇花朵如霞似锦,非常漂亮;臭牡丹,生命力强大,生长茂盛,是灭蚊虫、治杂症的良药;玉砚台,是咸丰皇帝年轻时用过的,赐给他作纪念,以表师生情意,他收藏起来作为传家宝。   
        史策先回乡前一直惦记着家乡的事情,他拿出自己的积蓄,修祠堂、挖堰塘、建住宅。他当年出资修建的那口大堰,就筑在史家冲的上冲,有30亩。每次下大雨,山上下来的水就会注满堰塘,切实解决了史家冲缺水的问题。时间过去了150多年,这口大堰塘依然发挥着水利灌溉的作用。
        在山青水秀的史家大湾,他没有过着悠闲自在的安逸生活,而是更加忙碌。他不顾年老多病,宣讲“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理念,在他出资修建的史家祠堂给族人和乡亲们办夜校、补文化,鼓励村里孩子们好好读书,立志成才。鼓励乡亲们因地制宜种植林果,发展养殖,希望看到家家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他先后到枣阳舂陵书院、墨池书院、襄阳鹿门书院作主讲,还担任过山长(院长),把自己所学所见所闻传授给大众,让大家增知识长才干。
        同治四年(1865年),枣阳知县张声正想修编《枣阳县志》,学识渊博、博古通今的史策先自然是张知县的首选。于是他找到史策先编纂了《枣阳县志》。史策先当时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仍昼夜操劳、笔耕不辍,当年《枣阳县志》32卷即刻版付印,知县张声正为之作序,史策先特写《志成书后》一诗谈编志的体会。该志为枣阳留下了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这些资料已被美国哈佛大学于2008年8月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同治五年(1866年),史策先又受随州知州文龄之邀,主纂《随州志》。经过史策先等人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33卷的《随州志》于同治八年(1869年)问世,多位名人分别为志作序,盛赞史之艰辛、志之奇伟,史策先的智慧和才华在晚年得以再次展现。该志现收于《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辑》第65卷。现存有八种版本,原刻版现存湖北省图书馆和省博物馆,书藏于随州图书馆,并被美国密歇根大学于2007年6月进行了数字化处理,以便永久保存和传播。
          同治十一年(1872年),史策先辞世仙去。按照其遗愿,丧事从简,以常人下葬。消息传到京城,同治皇帝感念先帝恩师的功绩,特派钦差赴枣阳吊唁。同朝为官的好友,也纷纷前来哀悼,有的还赋诗表达沉痛哀思。同朝为官的好友,襄阳籍人士单懋谦写诗道:“愧我已衰老,相逢又别离。漫希朝世隐,傥许友朋知。踔历前程远,艰难后会期。闲云犹有恋,莫笑出山迟。诗酒论交日,于今四十年。知心能几辈,把臂亦奇缘。况有舆人诵,能言太守贤。循声君听取,已不负青毡......”一世清廉,生死从简的一代先贤,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真可谓:质本洁来还洁去。但他的事迹却得到后人的永远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