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党风廉政教育 > 勤廉楷模 > 正文

铁肩担大义 敬业铸忠诚 ——记湖北省大冶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敬义

发布时间:2015-06-24 09:58:21 |  来源:未知 |  点击量:

他连续从事纪检监察工作23年,在许多人眼里,他是一个“多面人”,腐败分子觉得他“可恨”、“可畏”,当地干部和同事觉得他“可信”、“可敬”,群众觉得他“可亲”、“可近”……,但更多的人给他画了同样的相:一身正气、浑身是胆、侠骨柔情。他就是湖北省大冶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敬义。

  哪怕让我上刀山、下火海、顶油锅,也要让腐败分子无处遁形

  陈敬义同志的工作阅历很简单,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一生只做了一样工作——当兵,过去是部队里的兵,现在是纪检战线上的兵”。1981年刚从学校毕业,陈敬义就在解放军南京炮院服役,这一干就是8年。8年的军旅生涯,铸就了他一身的铮铮铁骨,也坚定了他“当兵就要当尖兵”的信念。1988年,陈敬义同志转到了不见硝烟的战场,在湖北省黄石市纪委一干就是21年。在黄石市纪委,他参与查办了各类案件100多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因为他讲程序、讲证据、讲事实,工作务实、作风严谨,每一桩案件都被他办成了铁案。其中查处的原黄石市粮食局局长罗相成受贿案、原黄石市西塞山区区长张晓斌受贿案、原黄石市政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汪石元等系列违纪违法案件,在黄石市引起很大震动。由于陈敬义同志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黄石市纪委上下形成了“大案用他,难案用他,用他必胜”的共识,所以每逢大案要案都要他亲自参与。因为办案工作出色,2008年,他被中纪委抽调办案1年,并得到中纪委有关领导的肯定。

  2009年12月,陈敬义同志调任大冶市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压力更大了。刚上任,他就接手了一件十分棘手的案件——原大冶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成海松案。成海松是土生土长的大冶人,因为长期在大冶任职,建立了自己的“关系网”。案件查办过程中,来自上级领导的“说情风”、来自外围的“恐吓风”常吹不断,家里和办公室经常收到恐吓信,接到恐吓电话。有人劝他,初来咋到还是要讲点“潜规则”,这样大家都好。“要是让少数人好了,大多数人就好不了”,陈敬义同志义正言辞地说。每当参与办案的同志有畏难情绪的时候,陈敬义就跟同志们讲:“说情者、恐吓者越多,说明问题越严重,我们越是要一查到底,不管他背景多深也要让他无处遁形,有千斤重的担子我来顶着,就是顶油锅也成”。在关键时刻,他以一名纪检尖兵特有的素质和坚定的立场,咬牙坚持,顶住了歪风,稳住了阵脚,使案件在较短时间内就取得了重大突破,有力惩治了腐败分子,挽回了经济损失,取得了良好的政治、社会和法纪效果,也叫响了他“铁书记”的威名。

  在惩贪治腐的同时,陈敬义同志还特别注重预防腐败,真心关爱干部。尤其善于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和科技的手段,提高预防腐败工作水平。他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常抓不懈,经过1年的努力,该市率先在湖北省实现了省、市、县、镇四级联网运行,并获得2010年度湖北省纪委改革创新奖。在他的亲自过问下,该市纪委围绕人、财、物管理等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出台了《大冶市纪检监察系统岗位风险预警防控办法》、《大冶市乡镇党委书记岗位风险预警防控办法》和《大冶市村级党组织书记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办法》,通过积极查找腐败风险点,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科学制定防控措施,源头治腐工作得到进一步深化。

  纪检机关不招商,但要护商、安商、留商,纪检干部不能创造生产力,但一定要保护生产力

  在大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心目中,陈敬义是一个值得信赖、堪当大任的好干部。陈敬义在大冶任职的这几年,是大冶推动大发展、谋求大跨越的黄金时期,累计投入近30亿元的省级工业园——大冶城北工业新区建设快速推进,外地企业纷纷进驻。如何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让客商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得好,是他常思的一个问题。这两年,大冶纪检机关服务经济发展年年有创新、招招有亮点,其中就饱含了他深刻的思考和大胆的创新。

  2009年,他通过整合民情快车、市长热线、纪检专线等三个平台,认真倾听诉求、及时回应诉求、积极解决诉求。修订完善了效能投诉处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过错责任追究制和工作考核机制等,使效能监察工作更加科学、投诉处理更加快捷,实现了“投诉零等待、服务零距离、落实零障碍”的目标,一批群众反映强烈、久拖未决的焦点难点问题有效化解。连续两年,他组织开展了企业外部环境走访调查等活动,并设立了园区环境监测点,发现和解决了行政审批、基础设施建设等6大方面的问题。2010年,该市纪委共受理服务经济发展的有关投诉187件,办结率达100%。在重点项目建设中,陈敬义推出了“工作倒逼机制”,即以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督查倒逼落实,确保工作高质高效整体推进。与此同时,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实行了严格的责任追究,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究、究必到人”。为促使各部门单位将服务经济发展作为自身的基本遵循和自觉行动。2010年,该市举办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公开质询公开整改电视直播大会,首次将明查暗访的涉企服务问题搬上电视荧屏。企业和市民在电视直播大会上对政风行风进行公开质询,部门单位负责人公开承诺进行整改,真正评出了压力、评出了动力、评出了合力,有力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环境的优化和效能的提升。一位在大冶投资兴业的广州客商动情地说:“大冶的投资环境一年比一年好,我们在这里投资更安心,发展更有信心,这都离不开陈书记的辛勤付出啊,有陈书记在,我们放心!”

  如何加强工程招投标等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综合监管,是该市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长期以来,对招投标实行的多头管理、分散管理,招投标监管出现了“谁都可以管,谁都没有管好”的局面,围标串标、中介机构违规操作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妨碍了统一交易市场的规范运行,影响了公平竞争,破坏了经济发展环境。推进招投标等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综合监管体制改革迫在眉睫。但改革势必触动一些部门的利益。面对推进招投标监管改革触及的深层次矛盾和来自多个部门的巨大压力,他坚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商鞅变法的精神强力推进改革。及时整合公共资源交易项目,集中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能,设立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机构进行统一的、专业的监督管理,一个全覆盖的、集中的、专业的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新体制即将形成。

  只要把群众当亲人,群众就会把你当亲人,才会信你、敬你

  如果说陈敬义对待腐败分子是铁面无私、嫉恶如仇的话,对待老百姓则是饱含深情、充满关爱的,百姓的苦永远都是他心中的结。

  陈敬义多年来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不喜欢坐在办公室听汇报,只要一有空,他就下到基层、访贫问苦。越是下雪、下雨的天气或是农忙的时候,他越是在办公室坐不住,总是会想是不是有哪里被淹了,是不是又有哪个困难户生产生活遇到困难了。有一次,已经连着下了几天雪,他还是深一脚浅一脚,踩着泥泞的小路下乡,亲手将棉衣送到老百姓的手里。他经常到老乡屋里坐会儿聊些家常,谁家有病人了,他会坐到床头嘘寒问暖。他说:“经常走出去,真心走下去,才能了解真实情况,碰到问题也就能解决,即使没问题,在田间村头和老百姓聊一聊,自然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让群众觉得干部和他们在一起。”两年来,他已走遍全市14个乡镇(场)333个行政村,走访干部群众数千人。该市保安镇大垅村是陈敬义同志的联系点,他除了对该村的党建工作进行指导、在生产上给予帮扶外,还积极为困难群众解决生活困难。该村的陈泽华由于家里没有收入来源,没钱读书,他帮忙联系学校,自己掏钱送孩子读书。该村的王春阳是一个尿毒症患者,没钱医治长年卧病在床,他一有空就赶去看望,给他送医送药,并多方筹措资金送他到医院治疗,真正把党的温暖送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咱老百姓”。谁对老百姓好,老百姓就对谁亲。群众没有忘记陈书记为他们做的这一件件、一桩桩“小事”,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义书记”。

  多年来,他始终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彰显了一名党员干部的清廉本色

  他深深地知道,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自己搞一次特殊,就失去一分威信;破一次规矩,就留下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失去一片民心。多年来,他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他首先不做。

  在大冶任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敬义同志有责也有权,但在人事方面,他从没有私自解决一个编制,没有安排一名亲友;在工程招投标、土地管理等方面,从不插手、不打招呼、不批条子、不开口子。在生活上,他从不讲排场、不比阔气,不搞奢侈浪费,平时下乡调研,他也是轻车简从,从不提前打招呼,不惊动当地领导,能赶回用餐的话就尽量赶回单位食堂用餐,确实因为忙赶不回,也就在乡镇的政府食堂吃顿便餐。始终注意与行使公务职责有关的对象保持距离。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找陈书记谈工作、办公事,大门敞开、笑脸相迎,但要是走偏门、说人情,则是门难进、脸难看了。逢年过节,他的家门口都是“铁将军”把门,他都会把手机关上,躲应酬,躲人情,在家安安静静地过节,陪伴家人。

  为了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为了给困难群众一丝慰藉,为了给社会增添一份和谐,陈敬义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得罪了多少人,但正如他自己所说:“不管得罪了多少人,但所做的一切只要无愧于党、无愧于民、无愧于心,就能立于天地之间!”(大冶市纪委 冯猛  陈国军  袁险峰)